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0-08-04 09:37
□本报记者 王 威
通 讯 员 张 妍 邸晓峰
乡村振兴大幕已然拉开。作为一支重要力量,我市银行业积极履责担当,结合自身的行业特色优势,找准发力点,通过采取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信贷政策进一步倾斜等举措,为乡村注入了强劲的金融活力,让承载着浓浓乡愁记忆的田园故里悄然间起了变化。
好服务,让村民生活便利起来
近年来,支农惠农补贴和村民养老金发放力度不断加大,这些钱的支取让阜平县印钞石村71岁的梁改荣颇感费劲儿。
梁改荣的子女都在外地务工,家里只有她一人留守。距离印钞石村最近的一个银行网点也有40多公里。由于交通不便,再加上老人腿脚不利索,去一次银行网点往返需要一天的时间。
金融网点大多集中在县城,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相对匮乏,金融服务覆盖面窄,农民汇款、取款难。针对这一现状,为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痛点,我市银行业在相关部门的组织引领带动下,积极采取行动,深入乡镇、农村调查了解实际需求。通过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布放转账电话等电子机具实现了农民“足不出户”办理养老金、农村低保、刷卡消费、转账汇款、小额取现、涉农补贴发放等业务,有效改善了农村支付结算环境。
自从村里有了助农取款服务点,梁改荣的烦恼消失了,“现在不用出村就能取钱咧,太方便了,这要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截至目前,我市已全面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实现了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全面提升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
好产品,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博野县程委镇的董文超,因身体原因无法外出务工,也无其他有效经济来源的他日子过得相当紧巴。“再也不能这样过,得想办法干点儿啥?”董文超也有自己的打算,梦想着有一天能靠种大棚蔬菜吃穿不愁,可没本钱难住了他。
转机终于来了。在一次入户走访时,博野农村信用联社工作人员得知了董文超的想法。
“没钱,为什么不去贷款?”
“我身体不好,又没有值钱的东西抵押,谁肯贷款给我?”面对询问,董文超道出了心中的疑虑和无奈。
经详细调查了解,博野农村信用联社工作人员决定帮助他申请扶贫小额信用贷款。
就这样,董文超先后得到了4万元的小额信用贷款资金。有了钱,董文超盖了2个简易大棚,种植应季蔬菜,1个暖棚,种植错季蔬菜。
精心栽种、呵护培育,再加上能人的技术帮扶指导,董文超的“大棚事业”风生水起。现已发展到7个大棚,菜品常年供应周边蔬菜批发商,年利润已近5万元,他顺利脱贫摘帽。
据了解,在我市像董文超这样,想脱贫、又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不在少数,资金问题是他们脱贫路上最大的障碍。没有利息压力,又不用提供担保人或抵押物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清障车”,让他们在创业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走得越发顺畅。
为有效发挥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的致富增收功效,我市银行业各县支行密切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工作,组织协调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条幅、村广播宣讲、群发短信推送、进村入户信贷讲座、发放明白纸等方式进行宣传,对符合要求的贷款申请人做到应贷尽贷。截至今年6月末,我市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4.72亿元,支持贫困人口近万户。
好政策,让产业兴起来
阜平县天生桥镇食用菌种植项目是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加快群众快速脱贫致富的省、市、县政府重点扶持项目。
2018年末,阜平农村信用联社了解到进行该项目的阜平县嘉鑫种植有限公司由于投入项目建设资金较大,造成流动资金短缺,经营出现困难,便向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申请扶贫再贷款,利用再贷款资金向企业共计发放贷款2000万元支持生产经营,帮助企业发展。
有了扶贫再贷款的资金支持,嘉鑫种植有限公司经营运转良好,成为了县政府重点支持发展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带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122人就业。
产业兴,地方兴。近年来,我市银行业根据县域经济特色,结合“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加大对特色产业的信贷政策支持力度。
驻涞源县各银行支行纷纷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支持农家乐、采摘园、生态农场、特色商店等旅游周边产业发展,形成了覆盖旅游全产业链的新格局。截至今年6月末,我市发放白石山景观大道绿化项目贷款和涞源县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贷款共计2.1亿元,带动了周边130家宾馆酒店、30个旅游休闲度假村和60家特产山货店发展,使800多户“农家乐”经营户户均增收10000元。
此外,我市各银行业还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助推百姓奔向幸福小康路。农行涞水支行、涞水农村信用联社、邮储银行涞水支行建立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加强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24户,发放贷款0.43亿元,支持家庭农场11户,发放贷款0.04亿元。农行阜平支行投放5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阜平县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打造了全国首家县级“特色中国·阜平馆”,采取“1+1+1”(政府+企业+农户)模式,开设农家网店108家,日销售逾万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