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中国节> 网络中国节·元宵>

童年的灯笼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2-02-16 08:28

□满城区 李贤

“一个南瓜两头空,肚里开花放光明。有瓜没叶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童年时,每逢元宵节我们都打着灯笼唱这首歌谣。

那时的灯笼都是长辈们自己做的,将细竹竿破开两半,做成框架,底座放一个带钉子的圆木板,中间伸出几根细丝用来固定蜡烛。灯笼大多是四个面的,先是糊上白纸,再画上花鸟等喜庆的图案,顶端伸出一根铁丝系在木棍上。小孩子们手里拿着木棍挑着灯笼在村子里到处跑着玩,灯笼虽然有些粗糙,但为孩子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每年的元宵夜是村子里最热闹的一天,小孩子们早早吃过晚饭便迫不及待地提上灯笼跑出家门。有一次,我们几个孩子提着灯笼玩捉迷藏,在一个大杂院里东躲西藏。邻家二宝把灯笼吹灭想隐蔽得深一些,结果一脚蹬进了虚盖着的一口红薯窖里。窖很深,大家都吓傻了,飞跑着去叫大人。半村的人都被惊动了,小孩子被呵斥着不准靠前,也不知大人们是怎么把二宝弄上来的,只听说他已经昏过去了,人们赶紧抱他去了卫生所找大夫。后来听人说,他醒来时第一句话就问他的灯笼在哪儿。他的灯笼早已被急着救他的人们踩扁了,于是父亲就把我的灯笼拿给了他。第二天我们去看二宝时仍然心有余悸,我看见我的那盏灯笼挂在他头顶的墙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