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张喜良时间:2022-05-20 10:34
风箱是一种使局部空气按指定方向流动而形成风的用具,类似于现在的鼓风机,多用于炉灶的助燃。风箱呈长方体形状,虽大小不一,但构造基本相同。
风箱前后两面各有一个门状孔,俗称风门,是进风口。风门上的小木板随空气的压力自由开闭,是许进不许出的装置。箱体一侧下方有一风箱嘴,是经风箱形成风后的出风口。推或拉风箱把手,连杆带动风箱内的装置,风就会从风箱嘴中吹出。
风箱是如何形成风的呢?让我们再去看一看其内部结构。风箱顶面有一块呈梯形的可抽动木板,拉开木板可看到箱内的起风板,这是一块缺一个角的木板,四周钻有许多细孔,通过穿入孔中的细绳,把羽毛(多为鸡毛)密密麻麻地勒在四周,这样既密封又容易抽动。缺角处是箱内通风管道所占的位置,通风管道的开口在箱内前后两端,中间与风箱嘴相通。嘴内有一风舌,可随空气的流动自由关闭风管管道两端的任一入嘴处。
风箱的成风原理是:前拉风箱把手,连杆带动起风板向前滑动,前风门关闭,被压缩的空气经过风管前开口流向风嘴,风舌自动关闭风管后口,风从风嘴中吹出,与此同时,后风门自动打开,箱外的空气进入风箱;后推风箱把手,连杆带动起风板向后滑动,后风门关闭,箱内被压缩的空气经过风管的后开口流向风嘴,风舌自动关闭风管前口,风从风嘴中吹出,与此同时,前风门自动打开,箱外的空气又从前风门进入风箱。如此反复交替,风就会从风箱嘴中陆陆续续地吹出。大家常说的那句歇后语:风箱内的老鼠——两头受气,依据的就是风箱的成风原理。
在那以燃烧柴草为主烧火做饭的年代,每每遇到柴草碎烂或返潮不易燃烧,只冒浓烟不起火,风箱就到了大显身手的时候。只要拉动风箱,让风吹向柴草下面,火苗就会呼呼作响,柴草得到充分燃烧,省去了许多烦恼。难怪现在许多老年人谈起风箱,都会赞叹道:一个风箱半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