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粽叶飘香五月五,浓情端午共安康,又到一年一度吃粽子的时候了。现如今 事事都讲究DIY的年代,今年端午也多了不少新过法——

东湖边上看芦苇,“五花大绑”包粽子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2-05-31 09:14

市场上售卖的粽子叶、马莲草。    耿静 摄
端午节,北方人家最常包的就属甜口粽子了。
这个粽子包的还算是好看一些的。    耿静 摄
目前在保北一些农村,端午还保留着门前挂葫芦的习俗。     齐雪冬 摄

碧波荡漾的东湖美景,让人顿觉心旷神怡。  齐雪冬 摄

费米费料又费绳,

“搞笑粽”逗笑朋友圈

对于美食大咖来说,包粽子那都不叫事。可对于厨艺小白们来说,西红柿炒鸡蛋能做好就不错了,就别再奢望什么包粽子了。不过,包不成传统大美粽,各位网友也是各有各招,各想各法,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过节的吧。

“馅料不重要,灵魂是绑粽子的麻绳,我叫它五花大绑粽!”“失败了,米都漏了,成一锅粥了!”“实在不会了,锅里铺了一层粽叶,一层米、一层红豆、红枣、这也叫‘端午’吧!”

不论品相,过节要的就是自己动手。很多市民包粽子变成了“绑架粽子”“粽子饼”“粽子粥”。网友“沐沐”在朋友圈晒出“九宫格”稀奇百怪粽子图,引起不少朋友留言,“每年我包粽子,大多不好看,很难称之为‘粽子’,但论起味道,倒是弥补了外在的不足。那个香甜,是街上卖的粽子比不了的。”这网友多少有点自恋,也说不准是真好吃。在这里,给敢于突发奇想并亲自操刀的“沐沐”们点个赞。

端午节历经两三千年流传至今,其间的祭祖也好、缅怀也罢,那些较严肃、认真的成分多被时间冲淡了,而留下来的多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挂葫芦等习俗,以庆祝、祈福和分享美食为主了。

就如老辈人时常传唱的端午民谣,实在喜庆——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是端阳;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沾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保定晚报记者 齐雪冬 耿静

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叶飘香时。临近端午,在保定哪里可以劈到新鲜的苇叶用来包粽子呢?为此记者专门在市区溜逛一圈,为您侦察一番保定的芦苇荡。不过在此特别提醒大家,市区的芦苇“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家门口就别想劈到粽子叶了。

市区几个公园转下来后,记者特别推荐东湖附近大片的芦苇荡,一家人在这里偷闲半日时光,足可以带你邂逅初夏的诗意与浪漫。而亲手包上一个虽不漂亮却滋味十足的甜口粽子,这个端午节,过得也是有滋有味。

听鸟鸣观鸟影,

赏湖边大片芦苇荡风光

保定环城大水系建设正酣,竞秀、东湖、北湖等几个大水面公园也是风光旖旎,劈不到苇子叶,临水欣赏一下芦苇荡美景,湖边散散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北湖公园湖心岛两侧,竞秀公园春风桥、杉波桥周边,府河红光桥东侧等等,在市区公园的湖边河畔,大多能看到一簇簇茂盛的芦苇。同市场售卖的宽粽子叶不同的是,市区水边自然生长的芦苇大多只有一两指宽,劈下来包粽子,一是尺寸太小,二是公园也不允许。真要想劈粽子叶,记者还是推荐白洋淀最好。不过受疫情影响,您还是去超市买现成的吧。

劈粽叶不重要,欣赏芦苇则首推东湖。5月25日,记者专门到东湖公园一探究竟。由七一东路折而向北,沿锦湖大街北行看到红色的“发光的大树”,就可以找地方停车进公园了。东湖公园关汉卿大剧院西侧,沿湖四周长满了大片的芦苇和蒲草。

蓝天白云下,微风轻拂,苇叶窸窸窣窣地拥挤着,或俯身折腰,或翘首远眺。芦苇深处,不时传来水鸟的叫声,高低宛转,时东时西。有时又倏地一群陡然飞起,打着旋儿从湖这头飞向那头……

特别关照一下,东湖边有一条木质结构的红色观景台,想近距离欣赏湖景的市民,一定要来湖边栈道走走。在这里,不论是拍照还是摄像,网红“打卡”这里风景独好。

“粽”情端午节,

电商销量最高30万+

距离端午节还有几天时间,各式各样的成品粽子以及包粽子所用的原材料已悄然上市,销量走俏,大街小巷呈现出粽香四溢的节日氛围。

5月26日,惠友超市高开区店,各式各样包装精美的粽子礼盒和真空粽子,按品牌摆放在各自的销售专区。根据品牌和馅料不同,每盒价格在40元至300元不等。而各电商平台的粽子同样成为热销品类,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搜索,各大粽子品牌旗舰店都上架了粽子礼盒,销量最高的一家月销量已达30万+。

5月27日,瑞祥大街一家蛋糕店,除推出传统口味的粽子外,还推出了蛋黄鲜肉、糖醇八宝等特色口味粽子,吸引了许多顾客前来购买。销售人员介绍,他们提前在抖音或朋友圈做了多天广告,这些天单是粽子的销售额每天都在两千元上下。

不仅是在商超、蛋糕店,连日来,农贸市场内也有摊位将粽子叶、马莲、糯米、蜜枣等摆放在显眼位置。粽叶成了市场里的“香饽饽”,售卖情况也是人气十足,一斤四五元的亲民价格,让不少市民围着选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