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E时代>

《保定市“数字保定”建设方案》解读之四| 围绕“六大着力点”全“数”前进,聚集“医车电数游”等重点产业,绘制数字经济产业图谱

释放新动能!按下数字经济发展“加速键”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2-06-14 11:46

□保定晚报记者 孙韶蕾

怎么让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字,更好地服务我们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生活?《保定市“数字保定”建设方案》明确了数字经济发展路线图——通过深化制造新模式、塑造农业新面貌、培育数据服务产业新业态、促进信息产业新发展、打造科创新生态、创新商务新模式,加快发展数字经济,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开新局: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核心内容的新经济形态。我市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赋能添力。

聚焦我市“11258”总体要求,围绕“7+18+N”产业布局,激活数字产业化引擎动力,激发产业数字化创新活力,释放数据红利,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融合应用,实现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经济社会的高效协同,赋能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谋新篇:深耕“产数融合”新赛道

数字经济时代,围绕“六大着力点”全“数”前进,保定积极布局——

深化制造新模式。聚焦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及智能电网、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现代纺织、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试点部署千兆虚拟专网,打造一批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产业化创新项目,培育面向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培育网络化协同制造,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谋划布局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云制造平台和云服务平台,加快构建数字化转型普惠服务体系。

塑造农业新面貌。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编制农业农村信息化顶层设计,谋划布局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蓝图。深入推进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及新业态培育“五大行动”。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整合现有应用平台,建设保定市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构建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完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应用体系。推进农业智慧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全程托管、农业植保、病虫害防治等服务,打造京津冀智慧农业先行示范区。

培育数据服务产业新业态。依托保定数据服务产业发展优势,汇聚全国数据服务领域龙头企业,明、示范性强的大数据基地,大力发展数据采集、加工、清洗、标识、评估等前增数据服务,将保定市打造成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数据服务中心和国家级大数据服务基地。借助我市被列为国家级数字资产评估试点城市的契机,筹建保定数据治理和数据资产评估中心,搭建数据治理和数据资产评估服务基础底座,创新数据治理和数据资产评估模式,促进大数据服务平台化、规模化、产业化。

促进信息产业新发展。立足保定产业优势,高水平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吸引一批与保定重点产业关联配套的“隐形冠军”企业落户。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加速推进徐水云计算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汽车电子、智能终端产业,培育第三代半导体、物联网、人工智能、VR/AR、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兴产业,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群和规模优势。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专项支持政策,搭建数字经济“产业大脑”,积极开展数字经济园区试点示范,加快建设“雏鹰-瞪羚-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营造良好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打造科创新生态。以数字化推动科技创新能级提升,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潜力,提升我市科技创新中心竞争力。把握产业技术变革及数字化发展方向,前瞻布局人工智能、VR/AR等前沿技术,加快研发突破。完善科创设施,建设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推动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打造科技资源数据汇聚高地。

创新商务新模式。以数字化推动商贸服务优化提升,释放数字化赋能效应。推动保定申请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塑造一批商业转型标杆企业。支持文旅、生鲜、社群、直播等细分电商平台建设,探索举办区域电子商务洽谈会、博览会和研讨会,做强“中国·保定电子商务”品牌,打造保定线上线下融合的电商高地。积极承接京津服务贸易链条延伸,建设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功能区,规划建设国家级数字贸易产业基地。

启新程: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到2022年底,“一中心两平台”不断完善,数字产业化支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力争实现各类园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数字化服务全覆盖,争创河北省“5G+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壮大数据服务产业,规划建设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大数据基地。

到2023年底,聚集“医车电数游”和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都市型农业等重点产业,绘制数字经济产业图谱,建立保定市数字经济统计分析与监测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产业发展状况、产业全景图和重点企业。开发产业精准招商功能模块,精准推荐招商靶向企业,为政府提供精准、专业、实时的线上招商服务。数据服务产业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

到2025年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数据服务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农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数字科技创新能力全省领先,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数据服务产业形成从业人员达10万人、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规模,力争建成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力的数据服务产业基地。全市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力争保持年均2%以上增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