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绘就“民情图”、织密“惠民网”,打造多支自组织队伍盘活社区工作,茗畅园社区书记李娜——

让社工知识不断带来社区治理“金点子”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2-07-25 08:47

李娜(右)指引辖区离退休老人参加医保知识宣传活动。

□保定晚报记者 霍若雯

“谢谢你们的帮助,让我避免了财产损失!”近日,高新区茗畅园社区一位老人激动地对社区党总支书记、中级社会工作师李娜说。

原来,这位老人前往小区附近银行要急切地支取10万元现金时,作为社区志愿者的银行工作人员察觉到了不对劲后立即通知了李娜。李娜赶到现场和志愿者一起对要购买保健品的老人进行了劝阻。

“这就是我们利用专业社工知识和方法,链接辖区各种社会资源,发展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的有效成果。”李娜对记者说。

绘就“民情图”、织密“惠民网”

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今年46岁的李娜曾多次参加保定市高水平社工人才培养、河北省社工督导人才能力培养等学习活动,今年也不例外。“我希望把所学到的专业社工知识应用于社区工作中,解决居民所关注的难点痛点问题。”

茗畅园社区共有20个生活小区、10043人。李娜利用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实地走访法等专业社工方法,采取分楼包片的方式,将管片内的党员、网格员、居民代表、楼长等骨干分子整合起来,形成入户服务网络,制定“六送一促”方针,每两个月对辖区居民进行走访,绘就“民情图”,织密“惠民网”。

“我们将每栋楼按照单元门号绘成图表,用不同的符号将党员、志愿者、残疾人等18种人群标示出来,谁家是志愿者、谁家是空巢老人,全都一目了然。”李娜说,“民情图”就像社区工作者手中的“绣花针”,入户时访什么、看什么、提供什么服务,都更有针对性。

为使社区服务更加精细化、覆盖更全面,茗畅园社区创建了方便特殊人群办理业务的“上门服务机制”和方便在职居民办理业务的“预约服务机制”,成立了365天天岗,将社区内的87个重点公用设施划岗定责,涵盖了社区综合治理、治安防控、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环境卫生、便民服务等工作范畴,动员583名党员和志愿者参与监督,出现问题及时向社区汇报。

促进社区融合

孵化培育社区社会自组织队伍和社区骨干

“在我们社区,老年人的生活都非常充实、愉快!”7月22日,模特队的一位阿姨对记者说。

截至目前,茗畅园社区共孵化培育了自组织队伍36支,参与人数达到2000余人。茗畅之声艺术团、茗畅园社区书画室、茗畅园刘关张戏曲演出团等,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进来。

茗畅园社区党员人数较多,根据这一特点,李娜充分调动每一位党员的积极性,吸纳他们加入到“永远跟党走党员工作室”中来,建立值班坐班、联席会议制度,让党员做好工作室的“管理员”,群众来访的“接线员”,把工作室建成了党的方针政策的“传达室”,党员群众的“连心室”,困难群众的“解难室”,志愿服务的“引领室”。

在李娜的策划组织下,茗畅园社区共成立了邮电小区党员临时事务管理小分队、吉翔园小区党员志愿先锋队、田野小区党旗飘飘暖人心服务小分队、矿山院小区自治共治党员管理团队等12支党员自助互助小分队。这些党员小分队在老旧小区改造、疫情防控、自治管理等多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让基层党建更有活力,成为了茗畅园社区基层党建的新名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