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2-09-02 13:46
保定晚报讯 老有所养是很多家庭关切的大事。近日,深圳市公安局成功打掉一个以销售邮票藏品等为名诱导老年人投资的特大诈骗团伙,抓获嫌疑人36名,有效震慑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全力守护老年人“钱袋子”。
“好不容易攒起来的积蓄,正准备治病养老,现在一下子被骗了……”年近70岁的骆老先生(化名)不住地叹气,就在不久前,他和老伴20余万元积蓄被一家号称“投资邮票”的公司骗走。经警方查实,该投资公司正是这个养老诈骗团伙的“窝点”!
2018年,骆老先生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这家投资公司的业务主管“小刘”(化名)。据朋友称,该公司的投资水平很高,回报相当丰厚。据“小刘”称,其所在的公司是专门投资“邮票”等藏品的,投资期限大多是几个月,收益却能翻倍。
在“小刘”的花言巧语之下,骆老先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了几千元资金“试水”。此后几个月,“小刘”果然按照签订协议,按月返利……骆老先生心想“照这个势头下去,不到半年就能实现投资翻倍”。尝到甜头后,骆老先生在“小刘”的怂恿下,逐渐加大投资力度,最终共投资20余万元,这几乎是老两口的所有积蓄。不料,就在两个月后,该公司就不再“返利”了。骆老先生夫妻多次找“小刘”反映,却均被其以“公司正在加大投资力度”、“相信我们的专业水准”、“后面还有更大的返利”等为由,无限期拖延。眼见索赔无望,骆老先生选择报警。
接报后,警方高度重视,刑警大队组织相关部门立即成立专班,调集精干警力全面开展侦查。经办案民警线索摸排、缜密侦查,这个打着“投资藏品”名号,实为“养老诈骗”的犯罪团伙渐渐浮出水面。
“事实上,该公司一套标价上千元的藏品,按照市面价格,仅售价百元左右。”福田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表示,该团伙以“投资公司”为名,专门坑骗防范意识较为薄弱的老年人,该案金额达上千万元。
无独有偶,2021年年初,在70多岁的张老先生家里,以“李某”(化名)为首的3名年轻人正跪在张老先生面前,边磕头边诚恳地说:“从今以后,您就是我们的干爹!”谁能想到,就在不久前,这些人与张老先生都还互不相识。
张老先生事后回忆称,为首的“李某”是自己的老乡,不知道从哪听说了同乡之情,就前来拜访,相谈甚欢。接下来的几天,“李某”每天早晚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渠道表达问候关心。感情迅速升温后没多久,就发生了前面“认干爹”的一幕。
“认亲”之后,“李某”就向张老先生宣传自己的投资公司,介绍高额的投资回报,这勾起了张老先生的投资欲望。再加上“李某”的巧舌如簧,以“父子”的名义承诺给其股份,按月分红……在层层套路之下,张老先生最终落入陷阱,最后被诈骗50余万元。
“该诈骗团伙从上层骨干,到下层‘业务员’,打的都是感情牌——结识老人后,他们会每天嘘寒问暖,拉升感情,认对方为‘干爹干妈’;等感情到位后,再顺势推销自己手中的‘投资好项目’,最终骗取老人钱财!”福田派出所办案民警介绍。老年人不认为自己被骗,这是导致养老诈骗警情不易被发现的原因。受骗的老人,在案发之后“不敢跟儿女讲”,也有个别老人仍不肯相信这些“干儿子”“干女儿”是诈骗分子,甚至有的专门到派出所,为这些“干儿女们”据理力争。
调查中发现,该团伙十分狡猾。自该“公司”自成立以来,曾“改头换面”变更公司名称及地址。警方经调取涉案资金账户发现,集资参与人投资款均进入了业务员的个人账户,扣除提成后再统一转至李某控制的公司账户,并无任何投资盈利项目。自7月20日以来,警方出动近百名警力,开展统一收网行动,先后抓获“李某”等36名嫌疑人。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市处非办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