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2-10-12 08:49
保定晚报讯(记者刘佳)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成为流言滋生与传播“温床”,网上各种“养生建议”“健康分享”,真的有道理吗?记者带您盘点近期流传的一些网络流言,一起来看看吧。
流言:少嚼槟榔风险并不高
真相:早在2003年,槟榔已经被定性成一类致癌物,部分国家也已经将槟榔认定为毒品。槟榔中的槟榔碱通过脸颊黏膜吸收后,能在短时间内生效,会让食用者身体发热、欣快愉悦,并且可以持续两到三个小时,容易使食用者出现依赖性。常吃槟榔易引发多种癌症,很多人因嚼槟榔患口腔癌,治疗时须切除部分面部,更严重的则会致命。
流言:长期戴口罩会得肺结节
有文章称,口罩原料包括石油产品熔喷布,经光照或者揉搓会产生颗粒物,吸入肺部可导致肺结节。
真相:实际上,只有PM2.5-PM10的小分子颗粒物才能被吸入肺泡进而引发肺结节,实验表明,口罩在强紫外线照射和反复搓捻下,都未检测出小分子颗粒物,因此不用担心。事实上,正确佩戴口罩还可保护我们减少吸入有害物质。
流言:脱脂棉签易吸附环氧乙烷
网传脱脂棉签经环氧乙烷消毒后,吸附大量环氧乙烷,常接触可能致癌。
真相:首先,我们平时做核酸用的“棉签”,其正规名称是“采样拭子”,用的是尼龙纤维、聚氨酯及ABS塑料等材料,并不是脱脂棉。这些材料有助于采样,且对环氧乙烷吸附性并不强。其次,环氧乙烷是广泛使用的低温灭菌剂,有成熟严格的灭菌流程。经放置后环氧乙烷会自行挥发,含量降至安全水平。
流言:清洗海鲜易感染“食肉菌”
这种说法是,洗海鲜时被“食肉菌”感染后会导致坏死性筋膜炎,是不治之症。
真相:这种情况很罕见,不用过分担心。“食肉菌”也叫“噬肉菌”,可借由食物或者伤口造成感染,导致皮下深层软组织的严重感染,造成坏死性筋膜炎。但这主要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有慢性健康问题的人群之中,比如糖尿病、恶性肿瘤患者及酗酒人群等。不存在以上情况的人士,如伤口污染不严重且及时正确处理,风险极低。
流言:睡纯硬板床可以护腰
真相:睡有一定硬度的床可消除负重和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有利于腰痛症状缓解。但如果直接睡硬木板,不能配合人体脊椎的正常曲线,腰部得不到支撑,就会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床板上要垫3~5厘米的软垫。
流言:穿网红“摇摇鞋”能瘦腿
最近,一款名为“摇摇鞋”的产品在社交平台上爆火。这种鞋子两头薄、中间厚,商家称踩在上面,身体前后摆动,就可以起到瘦腿的效果。
真相:医生提醒,“摇摇鞋”的设计不符合人体脚部的生理结构,穿久了会改变足弓结构,稍有不慎就有摔倒的风险,时间长了有可能造成踝关节、膝关节甚至是髋关节软骨的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