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泉绕水岸,平仄皆欢”

阳光水岸社区:用心打造群众满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2-10-27 10:11


竞秀区阳光水岸社区志愿者开展亲子公益课。    保定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王栋  摄

□保定日报记者  霍若雯

戏曲声声、韵味悠长。10月24日,竞秀区新市场街道阳光水岸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活动室里,一场“秋之韵”戏曲演唱会精彩纷呈。凭借专业的妆造、精湛的表演、优美的唱腔,水岸华韵京剧社的戏曲爱好者们,把一个个戏曲人物角色演绎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台下的观众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另一头的水岸青益堂里,社区志愿者“小张姐姐”张月恩正在利用大屏幕为年轻妈妈们讲授绘本阅读知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能为大家提供这样一处条件优越的交流场地,真的太棒了!我们可以把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带到居民家门口。”张月恩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很高兴在这里结识各行各业的朋友,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只有集众人之所长,我们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和服务。”

在实践站里走上一圈,精心的设计、多样的功能让人感受到了它的不同寻常——

一条象征着一亩泉河的“蓝色缎带”,沿着楼梯从一楼大厅蜿蜒通向二楼。

“2009年9月阳光水岸拔地而起”“2012年社区两委成立”“2016年跨区域联建模式试运行”等社区重要发展节点等标识点缀其中。

二楼,水岸青益堂、畅音阁、墨香斋、多宝轩、童乐会、议事厅、黄金屋等多处活动场所的“雅号”别具韵味。

“迎难一马当先,亮红衫。路遇危局险阻,不折还,成人愿,达己念,梦能圆。常把文明实践记心间。”《相见欢·水岸践初心》等多首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共同创作的宋词作品,以及大学生志愿者设计的头顶荷叶、手握毛笔的社区卡通人物形象“大涌”等排列得错落有致,形成了两道创意十足、独具匠心的特色文化墙。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凝聚居民、引导居民的重要载体。群众在哪儿,文明实践就应该延伸到哪儿。”社区党支部书记马艾介绍说,为了给居民提供更加多样周到的服务,今年8月,社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了整体打造,“和以往不同,我们这次特别邀请居民共同参与设计,突出‘泉绕水岸 平仄皆欢’的理念,不单改善硬件与环境,还为实践站注入了精神与灵魂,彰显绿色、美丽与和谐,努力打造居民心中所想所盼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为社区居民,我们一定会为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继续发光发热。”今年66岁的社区书法爱好者、老党员佘运章是实践站的常客,在他看来,大家在这里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再好不过,文明和睦之风会吹遍社区每个角落。

不少居民都对自家小区的名字怀有丝丝自豪。北临一亩泉河,“阳光水岸”因此得名。正是因为这条城市的母亲河,社区文化拥有了可以追溯的历史渊源,也培育出新时代文明实践。

“一亩泉风景秀丽,宋代大儒程颢、程颐,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等先人逸居于此。”马艾说,为了更好地传承文化脉络,社区依托实践站,先后培育出书承魏晋书画社和水岸华韵京剧社两支活动队伍,并开发了咖啡课、制香课等针对年轻人的文化课堂以及孩子们喜爱的“小张姐姐阅读角”等,持续做优服务举措,共筑美好生活梦想。

在这里,一场场“讲座”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堂堂时尚课程散发出青春气息,一个个不同主题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我们致力于常态化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努力实现精神文明实践人人参与、成果人人共享。”马艾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将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努力为居民打造文化感更强、归属感更强的美好家园。”

绘文明画卷,看一树花开。放眼全市,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正成为一个个传播文明的“加油站”,也成为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