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祖茂堂:一粒种子 一生梦想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2-10-31 09:10

祖茂堂和他新培育成功的两个自主知识产权小麦品种。  时爱民 摄

□保定晚报通讯员 时爱民

10月15日,星期六。凌晨5点多钟,当高碑店市南辛庄村村民们还在沉睡中时,刚刚获评“全国十佳农民”的祖茂堂,正忙着赶往百余公里外的涞源县西口荆山村,去安排中麦175与中麦9杂交组合品种播种工作。从涞源返回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到自己的玉米试验田里,和团队成员一起收获、装袋、码垛、晾晒,忙个不停。

今年70岁的祖茂堂是高碑店市北城街道办事处南辛庄村村民,也是该市农民技术协会会长。像这样每天满满当当的日程,祖茂堂早已习以为常,尤其是在夏收和秋收时节,他一天下来要工作10多个小时。

祖茂堂从事育种、农技推广工作已有40余年,现为高碑店市小麦首席专家、专家组组长,曾荣获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标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突出贡献农民等多项殊荣。在今年的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上,他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十佳农民”。

一粒种子,一生梦想。1973年,祖茂堂被推荐到华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农学系学习,对科学育种有了初步认识,而他的“种子梦”则启航于1982年。这一年,他主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专家对接,在自家责任田里建立实验基地,合作开展小麦品种提纯复壮。后来,他受高碑店市农业局委派,前往当时条件艰苦的海南三亚繁育玉米自交系。至此,祖茂堂踏上与农业专家合作育种之路。从2005年起,他先后成立了科茂种业有限公司和北城农民技术协会,专注于开展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让自己的育种步伐更加铿锵。

“种子就是农业的‘芯片’,培育好种子才能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这是祖茂堂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40年来,依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良好合作关系,他深耕于育种与良种推广一线,累计推广小麦优良品种逾8000万亩,为高碑店市及周边县(市)先后引进中麦9号、北农9549、轮选987等10余个小麦品种,并推广到青海、甘肃、河南、山西等同一生态区,累计推广面积逾1000万亩。目前,祖茂堂的良种基地已增至10万亩,小麦良种繁育产量达0.5亿公斤,实现了在基地农民不增加投入的同时每年直接增收2000万元。

祖茂堂建立的高碑店科茂种业有限公司自有育种基地13000亩,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河北农业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他选育研发、通过审定的冬小麦品种有科茂53、科茂60、科茂63、中麦122,玉米品种有D722、科茂3918、科茂817。在高碑店育种实验基地,祖茂堂协助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郭三堆先后培育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单价、双价抗虫棉国审品种银棉2号和银棉8号。以祖茂堂为第一育成人的省审品种银棉1号,目前已成为适宜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新疆地区推广的新型棉种,累计推广面积达600多万亩。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育种工作虽然枯燥艰辛,但年届七旬的祖茂堂却依旧痴心不改、矢志不渝。“喜欢就不会觉得苦。我期待选育研发更多新种子,让更多农民兄弟得到实惠。”祖茂堂说,“能够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很知足、很幸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