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2-11-22 08:29
□保定日报通讯员 王 培
穿过起伏的汤角岭,眼前豁然开朗——大兰村的彩色牌楼,在山脚下格外显眼。省政府政策研究室驻易县大兰村第一书记李延晓边走边说:“我们大兰村可不一般,不仅有楼台的遗迹,山顶还有泉眼,里面一年四季都有水流出来。”
路,曾是大兰村脱贫最大的桎梏,在驻村工作队入驻后,修了5米宽村级公路7000米,3.5米宽道路630米,硬化村内小巷1.14万平方米。翻越汤角岭的公路,1140米让大兰村与241省道和荣乌高速连在一起,而今被村民叫做“幸福路”,硬核操作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村民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村民张雪敏,她家四世同堂,两个上学的孩子是花钱主力。在李延晓支持下,贷款5万元养了100多只羊,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像这样受李延晓帮助摆脱生活困境的家庭在大兰村比比皆是。为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致贫问题,李延晓联系两个基金会,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长期资助,鼓励孩子们靠知识改变命运。
夜深人静的时候,李延晓总是在想,大兰村的未来在哪里?大兰村的未来在产业、在旅游、在民宿、在自然风光、在打造亮点。说干就干,工作队协调资金建起了3座现代化温室大棚,一盆盆草莓苗运进大棚,春节时,这批草莓上市卖钱。还有年出产30万只鸡的养殖场每年按比例给村集体带来20万元左右的收益,随着村子破天荒有了集体收入,人们慢慢都忙了起来。
6年半的真情付出,李书记早已成了村民口中的“老李”,在老李鼓励支持下,大兰村现在有果树种植户5家,养殖户18家,农家乐7家,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靠自己去开拓属于自己的明天。老李说,大兰村再过几年,一定能实现华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