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23751名干部“护航”73791家企业,全市退、缓、减三类政策共为市场主体减负101.4亿元,稳定就业岗位58.18万个

“帮”到点子上 “助”到关键处

——我市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行动综述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2-12-19 08:27

在定兴县金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助力下,喜之郎公司克服困难全力生产。图为全自动仓库内,工人正在操作。    李航供图

□保定日报记者  李笑笑  闫梦隆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全市工作大局。

作为助企纾困、提升营商环境、转变干部作风、推动保定经济发展提质提速的有力抓手,“万人助万企”行动自6月启动以来,保定市广大干部躬身入局、履责于行,带着诚心与诚意直奔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听实话、察实情,千方百计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

持续高位推进,做强制度保障,全市各级各部门累计派驻干部23751名、包联企业73791家

助企工作千头万绪,如何高效统筹干事的人和要干的事,助企解难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为企纾困,制度先行。

保定市第一时间成立了“万人助万企”行动领导小组,负责行动的组织领导、顶层设计、谋划布局与会商决策,随后组建综合协调组、政策解读组、数据管理组、宣传报道组、督导检查组等5个专项工作组。同时,采取“市级领导+市直部门+金融机构+县、乡干部”四级架构,分层次分规模包联,统筹做好本区域助企包联工作,在战略层面强力推动助企帮扶更深入、见实效。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累计派驻干部23751名、包联企业73791家。

相继出台的《保定市“万人助万企”包联干部管理办法》等制度,对包联干部的工作职责、工作方式、管理体系、督导调度、考核奖惩、纪律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将“问题化解率”和“企业满意率”作为衡量“万人助万企”行动成效的重要指标,从严考核、客观评价,督促各地各部门及包联干部深入扎实开展工作。同时,对重点企业和项目单位建立“一企一策”帮扶措施清单,制发《保定市“万人助万企”行动告企业明白纸》,做到让企业心中有数。

近日,在河北和瑞包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两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几十名工人不停忙碌,正在赶制纸质包装箱订单。

作为和瑞包装集团全资子公司,河北和瑞包装有限公司自2010年落户望都,多年来稳步发展,与蒙牛、伊利等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公司发展出现困难和障碍。

“和瑞的包装既然能获得大企业的肯定,为什么不能让县内的企业都用上呢?”在望都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包联干部的帮助下,河北和瑞包装有限公司今年承接了本地全乐食品、御香坊、华绿食品等企业的包装纸箱订单共200万只,本地订单较去年增长10%,销售额增加500万元。

“望都的助企干部非常用心,政府下大力气为企业服务,让我们心里充满温暖。以前想着怎么把产品卖出去,现在想着怎么把企业做大做强。”河北和瑞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超说。

这样的包联帮扶,只是保定“万人助万企”行动的一个缩影。

面对企业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在周例会、旬调度、月考评推进机制下,在流程优化、整合高效、对接精准的模式里,全市上下联动,合力攻坚,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加速前行。

系统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了各项任务及时落地落实,企业困难诉求有人管、能解决。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各级干部下沉一线、贴企服务,“万人助万企”行动迅速在保定大地掀起高潮、见到实效。

数字赋能阵地建设,2万余名包联干部、近5万家企业完成了线上入驻,“助万企”服务平台良性运行

如今,企业登录“助万企”服务平台,可以查看惠企政策、填报企业诉求、开展企业培训等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包联责任人接到诉求后,将第一时间接单、转办、回复。同时,数据管理组不断对平台进行完善优化,破解堵点卡点,确保平台流畅使用,形成“即收即交、即交即办”的高效运行机制。

近日,阜平县人社局包联干部在“助万企”平台中发现,部分企业存在用工难问题,该县人社局局长高明贵得知后,积极组织谋划,安排县就业局联系企业举办“万人助万企”专场直播带岗网络招聘会,为企业与求职者搭建桥梁。此次直播带岗活动,县内参与企业11家,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1.2万余人在线观看直播,100余人在后台报名,提出就业意向。直播结束后,进行连续三天的回放,每天观看量超过2000人。

“为使企业诉求及时办理,我们建立了包联团诉求处理、接诉即办管理、委办局联络、督察督导检查等四级问题处理机制。”市工信局副局长李小虎表示,将进一步规范“助万企”平台工作流程,明确责任,通过采取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领办和代办服务制等举措,确保企业反映问题事事有回复、件件有落实。据了解,目前全市22名诉求处理负责人、56名接诉即办管理员、274名委办局联络员、89名督察督导检查员全部入驻了服务平台。

为进一步夯实助企工作的数据基础,保定市组织实施了三轮细致筛查,剔除空壳公司、僵尸企业、搬迁或注销企业、一人名下多家企业、从事违规经营企业,建立了一本精准包联台账,准确匹配包联干部,落实了全员包联。

为提升包联干部的服务水平,保定市开展了多场次的线上培训,对全市包联干部下载应用“助万企”App进行全方位辅导。围绕提升平台下载率、应用率,建立包联干部、包联企业“双报到”工作机制,在督促包联干部上线注册开通的同时,同步要求面对面指导包联企业完成注册。目前,“助万企”服务平台已进入良性运行,实现了企业问题线上反映、包联干部自动接单、活动成效自动分析等功能,形成了“派单、接单、督办、反馈”接诉即办闭环流程。自平台9月底上线以来,2万余名包联干部、近5万家企业完成了线上入驻。

盯紧末端抓落实,共收集9类企业问题3707个,办结2127个,为市场主体减负101.4亿元

从炎炎夏日到凛冽寒冬,全市上万名干部深入企业和项目建设一线,变身政策“宣传员”、项目“代办员”、问题“协调员”。一场场宣讲会,让企业熟悉了国家和省市惠企政策;一趟趟实地探访,摸清了企业的困难诉求;一次次来回奔波,帮助企业解决了实际难题,切实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

数据显示,企业问题主要集中在政策咨询、金融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稳岗保用工、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技术人才支撑、环保、减税降费等9大类。截至目前,全市共收集企业问题3707个,办结2127个。

为确保各项惠企政策直达末梢,各涉企部门和广大包联干部围绕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采取网站和公众号推送、辑印政策汇编、发放明白纸、制作电子书、面对面解读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政策,精准推送政策,强力推动省“1+20”政策体系和市稳经济运行“1+11+1”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大难题。各涉企职能部门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常态化开展多层次政银企对接活动,畅通企业融资渠道,辑印《金融政策及产品汇编》,涵盖金融惠企政策、企业上市扶持政策和金融特色产品等内容。市农业农村局日前发布博士农场、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八条措施等政策,召开全市预制菜产业政银企对接会,梳理汇总企业金融贷款需求。人行保定支行起草《关于支持文化和旅游业恢复发展的通知》,全力推动保定市驻保金融机构提升贷款投放速度。

市市场监管局与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沟通研究,共同开发消费贷、认证贷、专利贷、信用贷等项目,让企业信用、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顺利转化为有形财富。已向银行、保险公司等单位定向推送信用良好企业信息1368条,开展银企对接活动50余场次,达成贷款意向数亿元,完成专利保险6555万元,累计发放纾企解困贷款近6.5亿元。

用金融赋能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11月15日,在第十届河北省创新创业大赛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赛(莲池区专场)期间,莲池区召开银企对接活动。通过现场对接,银行和企业之间有了更深一步的认知和了解。会议现场,邮储银行等3家银行与3家企业深入洽谈,达成贷款意向1600万元。

一系列政策效应初步显现。截至10月份,全市退、缓、减三类政策共为市场主体减负101.4亿元;为全市1.92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79亿元,稳定就业岗位58.18万个;“全国信易贷平台保定站”累计注册企业18.4万余家,成功授信3258笔,授信成交金额超194.94亿元;全市15家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36家小微市级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累计服务企业3586家次;累计发放11期政府消费券147.77万张,直接拉动消费9.92亿元。

一揽子政策措施在“万人助万企”行动的助力下逐件落地落实,企业的实际难题解决了,信心活力提振了,经济“基本盘”稳稳托住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