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杨方时间:2022-12-22 10:07
据12月15日《保定晚报》报道,我市在为一条条背街小巷“美颜”的同时更着力于打造家门口的特色优秀传统文化街巷。秉持这一理念,建设者们将多种文化要素融入到小街巷的改造中,使之焕发新气象、新活力,使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润物无声,深入民心。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窗口,是市民家门口的风景,背街小巷也是城市的脸。事实上,背街小巷的颜值改造已经让市民们切实感觉到了生活的美好和舒心。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的路上,相关部门不满足于只提升背街小巷的颜值,建设者们在为它们“美颜”的同时,还不忘把特有的文化元素融入其改造中,让小街小巷更显文化和品位。
我市挖掘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把周边文物古迹、历史事件、著名企业等元素纳入设计之中,赋予每条小街巷不同的文化特质,诸如花椒园街、康惠街、钻石街、先锋街、胜利北巷等特色街巷等。
如今的花椒园街时尚有趣,古朴典雅,保定味儿十足。象棋棋谱、老人对弈、洋车、鸟笼、铁球等景观的点缀,以及“老爷儿”“咧儿个”“晒药”“发费”等保定方言的俏皮展示,让这里的“老保定”地域文化特色十分浓郁。
走在竞秀区的康惠街上,充满民族元素的56面墙体浮雕令人耳目一新。这是以“56个民族一家亲”为主题的特色文化墙景观,每幅浮雕立体墙画旁边都有个二维码,用手机一扫,所对应的民族名称及其历史、文化、服饰、饮食等知识就都会一一展现。
在先锋街上,西郊“八大厂”主题文化墙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尤其能激发许多老保定的怀旧情怀;胜利北巷更像是一条“红色文化旅游街”,墙面上的浮雕立体画以红船精神为起点徐徐展开;焕然一新的钻石街融入了红色党建元素,讲述建党以来国家的发展变化。
相信随着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力度的不断加大,类似这样精雕细琢散发着文化气息与人文底蕴的文化街巷会越来越多。文化街巷体现着城市的品位和形象,关乎市民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