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3-01-30 09:10
政协保定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登)
(2023年1月29日)
李 俊 岭
2022年,锚定推动品质生活之城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履职尽责。
2022年是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异常艰巨的繁重任务,中共保定市委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唱响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主旋律,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提升软实力,推动促成了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要事。保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年来,市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市委常委会议8次听取政协党组汇报,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若干措施》等重要文件。党晓龙书记亲自给政协压担子、交任务、解难题,全年61次对市政协工作作出肯定性批示;闫继红市长等市领导出席政协重要会议和履职活动80余人次,为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省市委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以助力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为主线,以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为重点,突出政协时代特征、创新协商工作机制、提升协商建言质效、集聚社会各界力量,圆满完成了市委交办工作和十四届政协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服务品质生活之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在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成绩。在全国政协华北片区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上交流发言,得到全国政协领导的充分肯定。省政协主要领导多次对我市政协党建工作、协商品牌、特色工作等12项创新举措作出重要批示,多次在省政协重要会议上交流发言,有些做法在省政协内刊上转发、在全省推广,人民政协制度在保定的具体实践更加生动。
聚焦中共二十大精神引领航向,党对政协工作领导更加有力。常委会把迎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以方向坚定引领行动正确,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力同行。一是坚持政治思想铸魂。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省市委全会精神纳入年度学习计划,利用全市政协系统党组织学习平台,引导广大委员和机关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持续发力,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组会、主席会、常委会集体学习48次,组织“委员大讲坛”、政协“微课堂”“云讲堂”等专题研学140余次。开展“书香政协润古城”委员读书活动,重点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系列著作,在住保省政协委员导读引领下,广大市县委员认真学思践悟,全年累计在线学习12478人次,发言留言30000余条,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牢固。二是坚持党建工作引领。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如磐石。充分发挥市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及《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坚持重要工作、重大事项请示汇报制度,全年共向市委请示报告62次。深入落实市委办公室《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措施》,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深化政协党组织架构体系建设,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研究机关党组和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建设工作,支持派驻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工作,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三是坚持理论研究赋能。持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开展政协理论探索和调查研究,组织开展各类专题研讨会、座谈会34次,承接省政协秘书长座谈会等省级现场会和外地政协来保学习参观12次。全市政协系统向全国政协、省政协报送各类理论研究成果63项,其中我市首创的“1126+N”协商体系、“全员入委”等做法,得到省政协主要领导多次肯定性批示,《河北政协工作通报》《河北政协工作简报》予以刊载推广。全力配合省政协开展调研协商活动,得到省政协来函通报表扬16次。在省政协常委会、省政协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座谈会、党建工作座谈会等重要会议进行典型发言9次,形成理论文章30余篇,在《人民政协报》《河北日报》《乡音》杂志和“河北政协”微信公众号上刊载。
聚焦全市中心任务建言资政,协商特色更加彰显。常委会把牢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坚持“大格局、小切口、有支撑”工作理念,紧扣中心任务和民生关切,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积极创新“互联网+协商”履职工作新模式,确保了政协协商活动不掉线、不断档,叫响了“1126+N”特色协商品牌。一是规范协商计划。坚持协商调研与党政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并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名义联合印发,对照市委、市政府“十大提升工程”、品质生活之城建设88项重点事项和285项具体工作,按照党政出题、部门荐题、社会征题、个人献题、调查捕题“五位一体”议题遴选机制,形成了“1计划2要点4方案”整体工作设计,确定了5类15项88个重点工作指标,政协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不断提高,专门协商机构价值作用不断彰显。二是丰富协商形式。依托“1126+N”协商平台体系,组织广大委员聚焦市委、市政府全面工作开展全会集中协商。聚焦助推保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展市政府市政协联席协商。聚焦加快实施产业升级行动、助力跑出经济加速度和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助推绽放新颜值,召开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重点协商。聚焦“12345”热线改革、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都市型农业、古城文化保护利用、基层社会治理、教育“双减”政策落实等议题,开展6次双月专题协商。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露天可燃物禁烧、氢燃料电池制造业发展、数据服务产业、公益保护协同监督机制等议题,开展若干次市县联动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以及政协“微协商”“云协商”。一年来,累计开展各类协商活动170余次,报送专题建议67篇、专项报告42项,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109件次,300余条建议被部门吸收采纳,协助解决民生问题30余个,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了更多方法路径。三是提升协商效能。把协商贯穿于政协履职全过程,更加注重提高议政建言质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对标市委、市政府各领域重要工作、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就市委部署的电力装备制(智)造、县域经济发展、大型货运车辆道路运输等课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调研协商36次,以《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新场景,推动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大提升》为题,进行系统调研分析,经政协常委会专题研究,以《建议案》的形式向市委政府报送,得到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配合省政协完成加快提升开发区能级、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强防返贫机制建设、跨境电商发展等13个调研课题任务,高质量完成招商引资、风险化解、乡村振兴以及房地产遗留问题等包联任务。
聚焦重大决策部署凝聚共识,社会各界奋发进取的精气神更加饱满。常委会认真发挥统一战线组织作用,通过有效工作,广泛汇聚奋发进取的强大正能量。一是坚定委员初心。围绕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提升软实力,组织广大委员深入环城水系、城中村改造、西大街风貌重塑、保定深圳园等工程项目现场,开展专题视察5次,让委员在体验式、沉浸式履职场景中,切身感受时代之变、发展之变、保定之变,增进对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理解认同。深化委员谈心谈话制度,全年深入基层一线走访看望委员591人次、谈心谈话776人次,广大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初心使命更加坚定。二是凝聚群众民心。认真落实“三联三带”工作机制,广泛引导委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主动投身全市疫情防控主战场,积极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政策宣传、解疑释惑、引导预期、汇集民意等凝心聚力工作,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厚植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一年来,开展委员基层宣讲15次,组织界别委员参与履职活动4531人次,带动界别群众参与20512人次,全年共提交大会发言301篇,报送提案718件、立案613件,收集社情民意信息324件、意见建议11296条,数量、质量均创历史新高。三是提振各界信心。注重发挥各党派团体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作用,吸收6个民主党派专职副主委加入政协“人才库”参与经常性的政协协商,全年举办界别代表人士座谈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座谈会、重点关切问题座谈会11次,大力支持和保障党外代表人士在政协发挥作用、展现作为。积极引导民族宗教界委员发挥自身优势,协助市委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持续推动与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及港澳台胞沟通联系。扎实做好文史工作,组织召开文史工作座谈会,完成市政协文史馆布展工作。深化“数字政协”建设,对政协网站、《保定政协》会刊进行全面优化升级,讲好保定故事、传播政协声音,有效提振社会各界热爱保定、支持保定、建设保定的决心信心。
聚焦政协履职能力提质增效,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更加规范。常委会始终把提升政协系统履职能力、激发“两支队伍”精神状态作为有力抓手,坚持市县政协统筹谋划,省市县三级委员一体推进。一是强化培训促提升。依托“2+4+N”政协讲坛和机关干部“月比武、季擂台”制度,在学习培训中增加岗位履职必需、急需内容比重,建立主席会议成员、住保省政协委员带动市县政协委员,委员带动界别群众的常态化学习机制,全年开展各类培训80余次,参训人员11236人次,切实以“书香政协”助推“书香社会”建设,得到省政协的高度评价。二是市县联动带提升。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专项调度会73次、县(市、区)政协主席座谈会4次,主席会议成员带队分赴20个县(市、区)开展调研督导,协调解决具体问题44项。各县(市、区)政协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两个薄弱”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协商制度机制得到有效规范,履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协商民主优势有效显现。三是健全制度督提升。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事关政协工作的7项重要文件为引领,市政协修订各类履职制度文件61项。用制度机制对政协党的建设、协商议政、履职工作作出明确规定;对专委会开展调研协商、民主监督、考察视察提出制度要求;对委员履职标准、履职情况、履职评价进行闭环管理,不断强化委员履职考核奖惩机制,评选出2022年度优秀履职委员27名、“三好”提案40件、优秀调研报告15篇、优秀社情民意信息9件,并在政协全会上书面通报表扬,有效激发广大委员的履职动力,实现由换届初期“被动干、不会干”到“主动干、干得好”的重大转变,展现了新时代政协委员新担当、新作为。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理论武装仍需进一步加强、协商平台仍需进一步拓展、建言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工作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切实改进。
2023年,围绕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助力高质量发展、服务高效能治理凝心聚力。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政协工作意义重大。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省市委全会精神,在中共保定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助力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以有效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重点,以强化政协系统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功能建设为抓手,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凝聚共识,努力为建设高品质有韧性的现代化新保定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围绕省市委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地奋发进取。坚持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重中之重,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市委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引领年度学习计划,带动全年履职实践。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依托“4个党组织学习平台”和“2+4+N”政协讲坛,围绕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主导的学习制度体系,建立党组会、主席会“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团结引导广大委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持续深化委员谈心谈话、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重点关切问题通报会、专委会集体学习等机制性做法,鼓励委员结合自身经历,运用多种方法讲述保定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过程中的好成绩、好经验。不断丰富学习形式和内容,以专委会为依托,结合“全员入委”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委员读书活动,完善提升机关干部“月比武、季擂台”活动,深入做好中共二十大和省市委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时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广大委员和机关干部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切实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时代、建功新保定。进一步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守政治机关责任,严格落实重大事项、重要工作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高质高效完成市委交办课题和各项包联任务,更好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自觉担负起实现党对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工作领导的政治责任,认真组织好党在人民政协开展的政治协商,更好发挥对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确保党中央关于政治协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保定落地生根。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建总要求,不断加强党建工作系统设计和总体布局,推动“6级党组织架构体系”走深走实。认真落实“三联三带”工作机制,完善政协党组定期研究机关党组、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工作制度,有效发挥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对界别委员的引领作用,切实把党的领导嵌入业务链条和履职流程。加强党的领导,抓实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支持派驻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责任。进一步强化凝聚共识工作。深入探索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基层委员制度,深化“全员入委”工作运行机制,组织开展“政协主席会客厅”活动,针对委员来自不同界别、领域、行业等特点,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开展谈心谈话、委员走访等工作,引导广大委员更好理解和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探索建立政府部门、党派团体、专家学者、一线委员互助共商的多维智库平台,推动政协智力资源优势互补、思想认识团结统一。加强与各地政协组织之间交流联谊, 定期组织委员学习考察外地经验,继续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六城市(区)政协合作机制,加强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联谊,密切与民族宗教界委员联系,不断扩大对外“朋友圈”,提升保定“美誉度”。
以打造高品质、有韧性的现代化新保定为靶心,围绕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协商建言。全面对标市委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对照经市委常委会审议,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名义联合印发的《政协2023年协商计划》,按照“既要注重建言质量、还要注重资政效果;既要关注现实工作、还要关注未来方向;既要在方法路径上下功夫、还要在前瞻性战略性研究上做文章”协商建言总体思路,依托日趋完善的“1126+N”协商平台体系,努力在深化协商内容、拓展协商渠道、提高建言质量上持续发力,确保以政协之能服务发展之要。在深化协商内容上持续发力。对照市委“7+5+N”系列中国式现代化保定场景和市政府“1357”工作部署,合理安排协商时间和频次,不断提升建言质量和水平。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事,以大会发言、联组讨论等形式开展全体会议广泛协商。以加快推进国际医疗基地建设为题,开展政府政协联席会议协商。以探索完整社区建设、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和发展储能产业、助推能源强市建设为题,开展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协商。分别以“发挥外贸企业优势、打造跨境电商品牌”“聚集产业人力需求、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以设施葡萄为抓手,推动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阐释新时代保定精神”“探索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推进政协履职向基层延伸”“探索建立市场化机制,促进生态环境修复”为题,开展6次双月专题协商会深度协商。综合运用市县联动协商、专家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微协商等形式,精选事关全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三大方面15个课题进行深入调研协商。在拓展协商渠道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明确政协主要工作是协商,主要方式是搭台,工作主旨是双向发力。进一步完善协商体系、协商程序和协商环节,围绕高质量服务全体会议、政府政协联席会议、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双月专题协商会议协商主框架,以各专委会为依托,对照市委批准的协商计划,精选若干切口更小、靶向更准、支撑更有力的子课题,深入开展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微协商等调研协商活动,努力提升协商频次和质效。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倾力打造融通共享的“协商在线”跨场景应用平台,努力形成会上会下广纳群言、线上线下同步讨论的生动局面。在提高建言质量上持续发力。树牢“大格局、小切口、有支撑”工作理念,把深入调查研究和提供有效路径作为政协协商的生命线,聚焦我市“绽放新颜值、打造新场景、制胜新赛道”,深入开展“我为品质生活之城献一计”委员大调研活动,真正做到把调研的过程作为委员学习提高的过程,作为在贯彻党政重大决策部署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年内每个专委会要围绕协商计划提交若干高质量调研报告,每名委员至少提交1篇会议发言、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有效发挥参政议政人才库和应用型人才库作用,探索建立域外专家协商议政咨询库,定期开展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专项课题研究、调研成果论证等活动,切实为助力品质生活之城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以提高履职能力为重点,围绕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功能建设创新突破。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总要求,倾力打造科学、规范、高效专门协商机构的市域典范。在创新履职规范上求突破。不断完善专门协商机构工作制度,持续深化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形成的68项制度成果,重点在探索专门协商机构规范化、程序化功能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政协工作规范,对政协办公室、专委会向主席会议报告工作,主席会议向常委会议报告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进一步优化协商工作流程,对协商活动的议题选择、前期调研、参加范围、基本程序、交流方式进行规范化设计;进一步优化协商成果运用,制定调研报告、大会发言、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质量准入门槛;进一步优化经常性工作机制,提高政协信息、文史资料、新闻宣传等常态化工作质效;进一步优化委员履职评价体系,完善“三作”履职档案制度,做好优秀履职委员、“三好”提案、优秀调研报告、优秀社情民意信息评选工作。在创新民主监督实效上求突破。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在政治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有效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助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落实。重点围绕品质生活之城建设,紧盯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城乡居民增收、城中村改造、学校食品安全、“12345”接诉即办改革、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等工作落实情况,开展协商式民主监督。聚焦重大产业项目、重点民生工程末端落实,组织住保省政协委员、党外委员开展专题视察。开展“提案+民主党派”活动,提高党派集体提案在重点提案中的比重,年内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界别至少提交1份集体提案。把主席会议成员每年至少牵头督办1项重点提案形成制度。探索民主监督和其他监督形式的有效对接方式,着力增强民主监督成果转化运用实效。在创新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方式上求突破。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是党中央对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的重要要求,是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更好履行职能的重要举措。探索制定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制度,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纳入委员履职管理考核范畴,鼓励支持委员就地就近开展界别群众工作,对委员搜集提交的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界别群众意见,市政协将协调推动相关部门及时办理、回复。不断创新省市县三级委员深入基层、联动履职的新形式、新载体,加大“委员工作室”等基层工作平台创建力度,适时召开全市政协系统“委员工作室”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畅通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渠道。发挥县级政协基层工作优势和乡办政协工作联络员作用,探索开展“界别联系乡办、委员联系村居”活动,引导广大委员有序参与基层协商、服务基层治理,做好宣传政策、引导预期、提振信心等工作,开展扶危济困、倾听民声、社会公益等活动,真正把“委员作业”写进人民群众的心坎里。在创新自身能力建设上求突破。大力推进“数字机关”建设,进一步深化政协机关对数字化理念、思路、方法、机制的规律性认识,打造融学习教育、履职活动、信息反映、服务管理于一体的机关数字化应用场景。继续深化“一委一品”建设,着力提升专委会工作专业化特色化水平,更好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深化完善主席会议成员包联县(市、区)政协工作制度,定期召开政协系统工作经验交流会、县(市、区)政协主席座谈会、政协秘书长座谈会,强力推动县级政协加强协商工作、改进薄弱环节,打造更多市县政协统建共用、具有保定辨识度的履职品牌。以创建模范机关为目标,深入开展“出力才能出彩、有为才能有位”机关干部综合评价活动,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努力把更多机关干部打造成业务领域的行家里手、工作岗位的骨干尖兵,为新时代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我们已经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保定新征程,建设高品质、有韧性的现代化新保定,必须在持续增强硬实力的同时全面提升软实力,这将直接决定保定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再跨新台阶的高度和速度。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团结引领广大界别群众,通过提高讲出具有说服力的保定故事的能力,影响身边的人,吸引外边的人,让住在保定的人为之自豪、来过的保定的人为之留恋、没来保定的人为之向往。围绕铸牢保定精神内核、塑造古城文化神韵、展现社会善治效能、彰显品质生活体验、焕发城市发展活力,深入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提供可行方案,做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推动“人人都是软实力、人人展示软实力”成为社会新风尚。
各位委员、同志们!奋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大有可为;建功新保定,政协委员责无旁贷。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保定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为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