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3-02-02 08:22
□柳向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工作目标,民营企业必将成为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的“生力军”。如何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项目投资,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是一个务实而迫切的重要课题。目前,保定市有市场主体93.6万户,民营企业25.4万户,个体工商户62.2万户,长期以来非公企业一直是保定市GDP、税收和就业的主要贡献者。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民营企业面临的风险挑战加剧,民企涉法涉诉量明显上升,法治化营商环境短板亟待解决,对此建议:
(一)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保障平台。统筹整合司法机关和相关职能部门资源,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与“12345”“12348”等服务热线深度对接,打造全市统一规划的特色法治服务平台,实现请律师、办公证、求法援、找调解、寻鉴定等服务事项在网络平台一站式办理,降低民营企业获得法律服务的成本。在行业商协会建立专业律师服务团队和仲裁平台,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合同起草审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品牌化”“下沉式”法律服务,实现由事后救济向事前防范转型。
(二)建立民企涉法问题会商机制。市政法部门发挥牵头作用、整合力量、畅通渠道,全面落实市政法委联合市工商联制定出台的《关于建立民营企业涉法问题会商机制的意见》。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会,研究、磋商、解决保定市民营企业的涉法涉诉问题。各级司法机关也要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如,市中院继续加强“涉案企业纠纷诉前调解”,市检察院进一步完善“涉案企业合规第三评估机制”,市工商联发挥好“法律顾问室”作用等,通过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经常面对面了解民营企业的法律诉求,切实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法律热点、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特别是要重拳出击,依法整治和打击懒政憜政、吃拿卡要、囤积居奇、乱摊派、乱收费等破坏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的行为,打造法治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三)践行公正高效司法服务理念。政法机关和相关部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有情怀、有担当,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民营企业,把着力点放在服务保护实体经济上,让每一个涉案企业都能在司法实践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温暖,避免“一棍子打死”“几分钟的判决毁掉一个苦心经营多年的企业”现象发生,以实际行动取信企业商户,以优质服务吸引项目投资,不让一个守法经营者为他人的错误买单。
(四)提高民营经济法人守法意识。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培育企业家法治素养,营造诚信之风,坚持依法经营、依法维权、依法用工、依法纳税,防止无序竞争,避免行业“内卷”,共同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助推广大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