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作者:张涛甫时间:2023-02-02 08:58
远方被赋予了诗的想象,但一生牵绊游子的却永远是乡愁。
今年春节非同寻常,跨越几年的思恋,我回到了故乡。本以为走得远是我的人生理想,但是,经历了远方,发现自己隔山隔水牵挂的依旧是故乡。
回到故乡,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梦中的模样:灯笼的光晕、门楹的对联、玻璃的窗花,街巷里奔跑的孩子、广场上闲坐的老人。年逾古稀的老母亲早在节前就倚门看着东方,那是儿子回来的方向。虽然经常可在网络视频中相见,但只有把臂相看、举杯欢笑才是真正的团圆。
年味依旧故乡浓。儿时总觉得时间漫长,每一天都在等待过年。特别是进了腊月,感觉特别漫长,天天掰着指头巴望。只有这个时候才等到杀猪宰羊,只有这个时候才喝到自家小磨流出来的豆浆,只有这个时候才能穿上新衣裳。
多少次梦中回到儿时,年味成了最浓的乡愁。此时行走乡间,不禁感慨,还有多少人,此刻和我一样回到了梦里故乡?
这几年的春节,很多人只能就地过年,即便有高度发达的新媒体技术支撑,让我们可以穿越山海阻隔,把亲人“拉”到身边,将家乡的场景呈现眼前,但云上相见替代不了身临其境,再发达的技术也解决不了过年的“在场感”。现在,家乡就在面前,何不细细体会这儿时的美好和故园的风物?
岁月更始会助我们撇去虚名浮利的泡沫,伦理亲情会让我们更清楚生活真正的意义所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跌宕起伏,今年的年味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沉淀了更多对于人生和生命的体验,启示我们再次体会“回家”的意义,再次深度感受生命与伦常。
然后,让我们带着辞旧的魄力与迎新的从容,带着故乡赋予我们的情怀和自信,带着故乡的明月与故乡的云——再出发,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