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统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两条战线”

【奋进的春天】保定市乡村振兴局布局“七个重点”打造新样板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3-03-02 08:56

保定日报讯(记者王金堂 通讯员王培)市乡村振兴局统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两条战线”,着眼“七个重点”谋篇布局,多点发力,推动2023年工作扎实推进,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创新防贫监测手段,坚守规模返贫底线。落实“早、宽、简、实”要求,进一步健全防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中,以县为单位将现行防止返贫帮扶政策进行分类汇总,制定“政策清单”;以村为单位根据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实际,对照政策清单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建立村级“帮扶清单”。在全面落实月会商、季调度、信息共享等制度基础上,开展网格式排查、套餐式服务、点餐式帮扶、月访式监测、点穴式督导,持续提高防贫监测帮扶成效,确保不发生整村整乡返贫致贫。

盯紧收入持续增长,分类施策精细帮扶。持续关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收支变化和三保障情况。在做好月走访服务基础上,依托防贫监测帮扶信息系统收入数据模型,深入分析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的收入来源和增长结构,制定针对性帮扶提升措施,实施个性化、精细化帮扶,确保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同时,全面落实“网上推送、网上受理、网上办结”预警机制,不断完善工作流程,提高预警效率,确保风险对象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积极推动落实《打造保定乡村振兴新样板实施方案》,全力打造“联动京雄”都市农业、“项目引擎”产业升级、“联动互通”数字乡村、“直隶田园”美丽乡村、“四治善政”乡村治理、“系统集成”农村改革、“保定模式”支撑平台等七个新样板。根据省行动方案和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保定市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方案》,提出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的任务及标准。2023年拟启动建设200个示范村。

创新县校企合作机制,汇聚磅礴社会合力。深化拓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和“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吸引、整合、撬动大专院校的科技力量、市场企业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百校联百县兴千村”全覆盖全推动,组织各县市区积极同驻保高校、市属高校、与市有帮扶关系的高校沟通对接,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政校企+村”等模式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建设木本油料产业示范区,构建乡村产业新格局。在建成文冠果良种繁育中心、木本油料产业研究院、编制五年发展规划、发布文冠果栽培和培养国家标准、完成万亩试验种植基础上,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2023年完成6万亩规模种植。探索创新衔接资金使用模式,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文冠果产业发展;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尽快落地中国林业集团保定二级公司,央地共建示范区建设。

开展星级评创活动,激发内生发展动力。2023年至2025年,以“收入上台阶、生活上档次、精神上品味”为主题,开展建档立卡脱贫户、监测户“星级创评”活动。通过星级评定,为脱贫户、监测户树立生活行为的标杆,发挥“约束”和“引导”双重作用,引导广大脱贫户、监测户“怀感恩心、动勤劳手、走致富路”,展现新形象、新风貌,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

加强资金项目监管,提高资金绩效水平。制定出台《关于2023年财政衔接资金使用的意见》,明确资金使用重点方向和有关要求,以此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带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指导督促各县完善项目库建设,对谋划的项目进行分批、分类审核,做到成熟一批启动一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