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04-06 09:46
□威利
近日,“孩子给离世父亲发短信收到暖心回复”话题冲上微博热搜。西安一名男生考研失利后给父亲生前使用的手机号码发短信,讲述自己的现状,称非常想念爸爸。新机主高先生收到短信以其父亲的名义暖心回复,鼓励他收拾好心情,重新出发。收到这条来自“爸爸”的回复,孩子称自己泪目了,并不断表达感谢。
发短信的孩子遭遇了考研失利,便通过父亲生前使用的手机号码发短信,倾诉自己的心声。可想而知,当时孩子的情绪有多么失落,又是多么需要安慰。
高先生开始以为是对方误发的信息,但看了信息的内容后,觉得孩子“现在应该是遇到了一些困难,需要人鼓励”,他考虑了许久,决定回复这条信息:“谁能永远春风得意马蹄疾,你会在一次次失败中成长,并成为最好的自己……”朴实的话语、真挚的善意,不仅感动了发短信的孩子,也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共情。
高先生的暖心回复犹如雪中送炭,给遇挫的孩子送去了莫大安慰,也给那些正身处困境、陷入迷茫的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力量。看似只言片语、举手之劳,但因为这是源自陌生人的善意,传递的是“我懂你”的暖意,所以就算是隔着手机屏幕也能够一线相牵,产生慰藉心灵、播撒希望的“神奇”效果。
这样美好的故事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普普通通的你我他,用点滴善意治愈他人、温暖社会,既是个人美德的展现,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者,人恒助之。在接受陌生人点滴关爱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要心怀感恩,将这份善意传递给更多的陌生人,让善意在传递中循环,让社会变得越来越文明,越来越美好。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