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04-06 09:47
□刘予涵
某地,一名男子酒后驾驶小轿车行驶途中翻车,他请来哥哥顶包。未料,其额头上的伤口露出了马脚。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司机心存侥幸,为逃避交警部门查酒驾醉驾,或者在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面前,为了躲避法律制裁或者自身的利益,铤而走险找人顶包,以为能逍遥法外。殊不知,顶包不仅严重干扰警方执法,增加办案难度,更是一种违法行为,害人又害己。
事实上,顶包并非逃避检查这么简单的事,实则涉嫌多重违法。其一,顶包者明知肇事者违法,但为了让其逃脱法律制裁,以顶包方式为其开脱,主观上是作假证,涉嫌包庇。其二,顶包行为属于故意毁灭证据,严重干扰公安机关正常执法,损害法律权威,涉嫌妨害公务。其三,顶包行为实际上是帮助肇事者弄虚作假,企图让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由保险买单,涉嫌骗取保险赔偿。
顶包行为屡见不鲜,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肇事者的角度看,客观上是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法律常识,主观上则是想通过瞒天过海,逃避法律制裁,同时将交通事故损失转嫁保险公司。而从顶包者的角度看,之所以甘愿去替人受过,其实就是受权力、金钱、亲情的驱使,不惜触碰法律底线。但说到底,还是顶包行为成本太低,且不说有的执法者对顶包行为调查处理不够重视,即便是被揭穿,往往多是批评教育,很少追究法律责任,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这种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