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3-04-08 08:11
高阳县污水处理厂技术员提取曝气池水样
“我小时候经常在孝义河里摸鱼捉虾,现在河水又清亮了,也没了异味,闲暇时间带孩子在河边溜溜弯、钓钓鱼,孩子们可高兴了。”看着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比起前几年污浊不堪、臭气难闻的河水,家住高阳县孝义河边东田果庄村的张大爷说。
位于冀中平原腹地的高阳县,有着400多年的纺织历史,形成了集纺纱、织造、印染、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然而印染环节所带来的印染污水和燃煤废气,成为了高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拦路虎。为赶走这两只拦路虎,高阳县以生态环境改善为核心,以“双碳”目标为指引,通过循环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纺织印染、污水处理、热能回收、中水回用、供热供气、余热发电、废渣利用“七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走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高阳模式”。
污水处理厂工人在出水口取样
集中处理 印染污水变清泉
在高阳县污水处理厂,黑臭的污水经过折板反应池、水解酸化池、曝气池等10道工序处理后,流到巴氏计量槽内的水变得透亮清澈。
“我们采用国内先进的水解酸化+悬挂链曝气+臭氧+曝气生物滤池+超滤工艺,将通过管网汇集到这里的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后,排出的水能稳定达到《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重点控制区排放限值。”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的中水排放口,污水处理厂厂长边立坡介绍说。
高阳县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工人检查中水车间中水
纺织业是高阳县主导产业,纺织品的印染是产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不仅大量消耗新鲜水,还会产生大量印染污水。高阳县毗邻雄安,流经高阳县的孝义河承载着为白洋淀补水的重任。为了保护好白洋淀的生态环境,高阳县累计投资15亿元,建成规模大、设备先进、处理工艺最优的县域污水处理厂,并且进行了多次升级改造,使县域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6万吨/日。目前铺设管网100多公里,辐射县域内所有印染企业,实现了印染废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真正做到了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同时,投资2.85亿元,全长28.74公里的高阳县环城水系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将对部分中水实施生态涵养,再汇入孝义河,达到既不减少为白洋淀补水,又能满足水系以水润城的双效应。
在做好污水处理的同时,该县投资800多万元铺设地下管网,将污水处理厂经过反渗透工艺生产的再生水直供到循环经济示范区内的印染企业,实现园区地下水“零开采”,年可节省地下水近2000万吨,形成了纺织产业新鲜水零消耗及废水零排放“双零”模式,目前已有43家印染企业建成中水回用设施并陆续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再回供给的中水没有任何杂质,染出来的纱线和毛巾等产品色泽更鲜艳,手感更柔软,客户十分满意。”高阳县圣翔染厂经理韩建敏介绍说。
高阳县印染车间技术人员检查自动染色配色仪
热电联产 纺乡天蓝云白
“我们经过淘汰各印染企业的燃煤锅炉,实施集中供热,不仅减少了印染企业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还产生了能源转化效率提升25%以上的综合效益。”高阳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白松霖介绍说。
纺织印染需要高温蒸汽,一直以来印染企业各自使用燃煤锅炉生产蒸汽。虽然持续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大气污染一直困扰着高阳县。自2015年开始谋划建设的热电联产项目采用集中供热和余热发电,为解决这一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阳县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印染车间
据白松霖介绍,热电联产是将燃煤和污水厂污泥经脱水干化后一起进入热电联产锅炉焚烧,产生的高压蒸汽进行发电后,余热蒸汽通过长输管网输送到印染企业生产。与此同时,锅炉采用最先进的尾气治理设施,其中脱硫采用氨法脱硫,将尾气中的硫转化为化肥原料硫酸铵,燃烧后的灰渣用于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据了解,自从该县热电联产项目落地投运后,全县关停小锅炉92台,并铺设供热主管网达75公里,为80余家热用户企业供热气。通过大锅炉替代小锅炉,实现了年产蒸汽280万吨、年节约标煤1万吨、年发电4亿度、年减少烟尘排放500吨、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000吨、年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700吨的综合社会和经济效益,也彻底解决了分散燃煤锅炉引发的大气污染问题。2022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0天,真正实现了“纺织之乡”的蓝天白云。
工人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染色
据高阳县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宁景超介绍,高阳县生态印染园区建设项目主打循环、绿色、低碳的理念,通过将分散各处的印染企业迁入园区,依托污水处理厂和热电联产,实现给水、排水、集中供热、天然气统一管理和运营,进一步减少企业生产成本,降低排放,深化“七位一体”循环经济。
高阳县印染车间用中水染纱色泽艳丽
“‘七位一体’循环经济是以纺织印染产业循环化改造为核心打造的低碳循环型工业体系。自2013年高阳县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单位以来,我们不断完善这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彻底解决了大气、污水和固废的污染问题。通过对污染物的‘吃干榨净’,为构建全社会循环发展模式,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高阳场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走出了新模式。”高阳县县长蒋东方说道。
文字/甄亚军 摄影/沈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