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04-14 08:45
保定晚报讯(记者刘芳)4月9日,第2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保定评选暨“戏曲进校园”小明星选送活动在市群艺馆小剧场精彩呈现,11位“金花”“银花”小选手获评2023年首批“戏曲进校园”小明星。
活动由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由市戏剧家协会、市群众艺术馆承办。据介绍,活动旨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戏曲艺术,培养广大少年儿童对祖国传统艺术的兴趣与爱好,为我市广大少儿戏曲小演员及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选拔参加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的选手,推出戏曲新人。
候场中。
此次活动共有17个曲目参选,保定艺校、河北小学、青年路幼儿园、新市场小学、望都县杨家村小学、清苑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安国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多家学校和教育机构参与演出,京剧、评剧,以及河北梆子、保定老调、清苑哈哈腔、望都新颖调等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纷纷亮相。评选分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由主办单位组织专家评委对报名材料进行评审,确定入围终评名单。此次在市群艺馆进行的评选演出为终评阶段,专家评委在现场对表演打分评出获奖选手。
保定老调《潘杨讼》选段“封赏太君”。
评剧《刘巧儿》选段“火红的太阳”。
一开场,河北小学老调社团带来的老调新编《保定欢迎您》就让现场观众眼前一亮。上下翻飞的水袖,唱念做打的基本功和新颖而颇具地方特色的戏词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你看这身段像模像样,唱得也挺不错。”11岁的王云辰熙用一曲评剧《刘巧儿》的选段“火红的太阳”得到了观众们的啧啧称赞。王云辰熙的母亲告诉记者,孩子特别喜欢戏曲,自从学校有了戏曲进校园的第二课堂,就一直跟着学。回家路上唱,写完作业唱,只要一有空儿就会哼唱着戏曲选段。学习戏曲让孩子拓宽了眼界,也增加了自信,只要孩子喜欢,会一直坚持下去。
望都新颖调《辣椒颂》。
根据评分结果,来自保定艺校的叶孝理、刘佳蕊,河北小学的王云辰熙,清苑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王佳琪、张恩溪,安国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王潇阳6名小选手荣获“金花”称号;老调新编《保定欢迎您》、传统京剧《锁麟囊》选场“春秋亭”、评剧《戴诺》、保定老调《潘杨讼》选段“封赏太君”共同荣获集体节目类“金花”称号;来自青年路幼儿园的国恩硕,安国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谷金泽,河北小学的郭有瑞、冯以琳,剑桥幼儿园的张楷泽5名小选手荣获“银花”称号;京剧《花田错》、新颖调《辣椒颂》、保定老调《潘杨讼》选段“金殿封官”共同荣获集体节目类“银花”称号。11位“金花”“银花”小选手获评2023年首批“戏曲进校园”小明星。
评剧《戴诺》。
“虽然评选结果会有分数高低,可是孩子们喜欢戏曲的热情不能简单用分数衡量,戏曲进校园本身就是给孩子们提供学习认识戏曲的机会,而这类的评选演出活动也是给热爱戏曲的孩子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国家非遗项目保定老调传承人代表,此次演出的评委毛素欣说,孩子们今天的表现都非常好,希望戏曲进校园活动越来越普及和深入,让孩子们慢慢领悟,不断进步。
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评委李玉梅说,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优秀价值观,而戏曲恰是对这些价值观的呈现和表达。学习戏曲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在练习唱念做打中也能不断增强自身的意志品质。建议热爱戏曲的孩子们能够把握和珍惜每一次上台表演的机会,在舞台上不断历练,不断成长。 (本文图片均由刘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