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李庆林|姑苏城里烟火情——读范小青《家在古城》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李庆林时间:2023-05-08 09:02

苏州籍作家范小青《家在古城》一书的最后说:“姑苏古城是永远写不完的。”她带着任务写完了这本书,也带着满腔温情和友善挚爱深入苏州旧城区的各个小巷小弄,细品姑苏古城极富特色的旧时建筑,重温姑苏城里浓郁的烟火人情。

这不只是一本记录古城改造变迁的书,更是一本社会转型期的集体记忆,同时翔实地勾勒出中国现代城市的老街巷变迁史,关乎其历史、人文、建筑、心灵和坊间烟火气息,也与东方美学的深邃空间细密接壤,以报告文学样式为古城今后的改造更新与文化传承提供了难得的“人文索引”和“文本图卷”。

苏州是一座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温婉柔情间渗透着浓烈的烟火人情。一座姑苏古城,说不尽的万语千言,道不完的世事沧桑。其保留完好的旧时建筑、小巷小弄的烟火美食、袅娜纤细的小桥流水、如水波荡漾的评弹说唱……无不令人陶醉,皆如“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的唯美诗篇。

街巷特色是姑苏老城的灵魂,默默见证了古城的发展历史。诚如范小青的一句感慨:“只有巷子的苏州,才是真正的苏州模样,才是独一无二的苏州模样。”她在书中安安静静地写道:“有人说,苏州街巷多,随便哪个隐秘角落里,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苏州名人多,随意走走看看,到处可见名人故居。也有人说,苏州的每一块砖瓦,都浸透了文明的雨水,苏州的每一座桥梁,也都承担着过去与未来的沟通。类似这样的说法很多,带着对苏州的了解、敬畏和爱,真的不夸张。”

全书大致35万字,分为“家在古城”“前世今生”和“姑苏图卷”三个篇章。作家范小青从阔别54年的同德里开始,从五卅路开始,双脚丈量姑苏古城,涉及临顿路、北寺塔、瓣莲巷、大石头巷、状元府、状元博物馆、平江路、山塘街、拙政园等处,探寻了潘宅等名人故居,与古城原居民们打成一片,详尽记述了古城民生改善、老宅修缮和整体风貌等方面内容,是古城大事记,是古城叙事诗,更是古城风情画。本书梳理近10多年来苏州市、姑苏区古城保护与改造更新等方面的工作,为进一步探讨古城发展方向提供了人文思考或文本资料。

范小青在2019年看到电视剧《都挺好》时意外看到了她家老屋的全貌,甚是欣喜,这便是她54年后重返同德里故地的缘起。就是这处承载作者诸多儿时记忆的同德里,全长不过250米,宽2米,如今熙来攘往,门庭若市。

细读“苏派掌门人”范小青的《家在古城》,委实恍若置身于姑苏城里,韵味十足,烟火人情若在身边。由此想到范小青曾有这样一段话:“苏州文化,既是高雅的,又是最接地气、最有烟火气的,时时处处,都在启示你,给你灵感,于是,我终于迷失在这里,走不出去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