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3-05-13 08:31
□保定日报记者 杨虎
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雄安新区时的重要讲话,极大激发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豪情和干劲。大家纷纷表示,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让保定与雄安同步崛起,全力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唱响新时代雄保“双城记”,共同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保定与雄安新区一衣带水、共荣共生。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一线工作人员备受鼓舞、信心满满,也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城改办工作人员王硕说。
加快城市转型,与雄安同步崛起。2020年8月31日,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全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征迁改造工作——城中村改造。同步拉开城市转型、有机更新的大幕,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拔节生长。
城中村改造以来,保定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截至目前,共建设完成54个安置区、777栋楼,涉及69个村、3.2万户、12.2万人,总建筑面积达1712万平方米。
在莲池区城市更新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程车来回穿梭,工人忙碌作业,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我们将牢记嘱托、不负使命,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莲池区西马池城改项目党支部书记赵大为表示,将尽全力为构筑新时代宜居宜业的“新保定”不断添砖加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统筹谋划,扎实推进。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守‘千年大计’的定力,保持‘只争朝夕’的干劲,强化白洋淀流域科学性、系统性治理理念,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保护、标本兼治,实现生态水系美保定,一泓清水润雄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强说。
雄安新区成立以来,保定市通过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推进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7条主要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了Ⅲ类及以上,实现20多条河道常年清水流动,白洋淀水位持续保持在8.3米至8.8米高水位运行。
为保一泓清流入淀,筑牢白洋淀上游生态屏障,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57座,处理能力192.8万吨/日,比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50%;主城区和平原县城建成区主干道路市政排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2021年—2022年主城区调查检测并封堵切改排水管网雨污混接点1409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推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各项任务落实。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充分发挥中关村协同创新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平台支撑,强化创新协同,以更大力度加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承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雄安新区的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和保障。”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负责人张曙光表示。
据了解,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于2015年4月28日正式揭牌运营,截至目前,已吸引336家重点企业和机构入驻办公,科技型企业占比约70%,园区企业累积研发投入超过3亿元,知识产权1000余件,重点承接京津冀数字经济产业项目200家,实现年产值30亿元。
紧紧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中联农集团董事长郑得厚表示:“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近年来,中联农集团始终立足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大局,先后在保定进行四次投资,服务京雄保一体化格局下的农副产品保障供应。目前,与北京新发地合作的中联农全链物流园已雏形初现,保定和雄安新区全业态、全产业链的民生保供大仓基地正在加速崛起。未来,中联农集团将在保定五连投、六连投,持续深耕农产品加工流通行业,为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和‘物流商贸强市’的保定新场景贡献力量。
保定·中关村和中联农集团的发展,只是保定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保定市坚定不移地服务首都、对接京津、联动雄安,围绕“北京疏解、保定承接,北京研发、保定转化,北京总部、保定配套”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推动“7+18+N”重点产业体系建设,吸纳北京产业转移,加快形成与雄安新区产业协同、深度融合的联动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设,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紧紧围绕品质生活之城建设目标,科学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在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上下功夫。”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金根说。
今年以来,保定市更加注重“城市发展、规划先行”,借助“外脑”聘请专业规划团队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了市政领域“规划系”,以系统规划引领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宗旨,一切规划设计以便民、利民、服务于民为理念。2020年以来,保定市新建、改造了131个口袋公园,真正做到还规范、还秩序、还空间、还绿化于民。
“我们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努力实现由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转变,始终坚持好人民城市为人民,以科学的态度、先进的理念、专业的知识下好“绣花”功夫,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王金根说。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广泛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着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这为我们的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市科技局局长贾文征说。
从全国首家、全省唯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光伏)落户保定,到同光晶体涞源10万片碳化硅单晶衬底项目竣工投产;从河北三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接北京儿童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进仓基地项目技术服务,到玄云涡喷发动机公司突破80kg推力涡喷发动机研发量产;从中国农大模式动物(猪)表型与遗传研究项目竣工验收,到支持中石油东方物探公司建设“国家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创新中心”……各类创新项目持续落地,为保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翅膀。
数据显示,保定市去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0家,总量达152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910家,总量达12952家,增量均位列河北全省第一,综合科技创新能力排名河北全省第二。
创新成果“遍地开花”,离不开“良田沃土”。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保定市积极出台《保定市科学家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将“院士周末工作坊”“科学家活动月”机制化,拿出专项财政资金,服务所有与保定有合作关系或是能对保定提供重大创新咨询的科学家。同时,出台《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来保定就业创业的十二条措施》,推出10万个岗位,各类资金补贴达15项,财政提供配套资金,吸引全国青年群体就业创业。
贾文征介绍,今后,保定将持续做好培育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创新生态、加快成果转化、强化人才支撑等工作,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走在前列、打造新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才能健康发展。要在建设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上下功夫,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真正把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现实画卷。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我们也决心加速城市更新步伐,助力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努力跑出‘加速度’。”市执法局东二环快速路建设相关负责人李岩介绍,近日,保定市全长7.69公里的东二环快速路,已经实现主路贯通,并完成沥青铺设。
近年来,保定市不断加强与北京和雄安新区交通路网对接,形成铁路、城际、高速、快速路、城乡道路等互联互通的大发展。乐凯大街南延、复兴路西延、北三环东延等相继建成、建设、谋划启动。同时,通过推动保定东站改扩建、保定南站、京雄高速二期、廊涿高速改扩建等工程实施,创造了短时间破解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实现多项目、密集开工的“保定加速度”。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涛说:“作为保定的交通人,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继续加大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的建设,为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做好交通保障,当好开路先锋,唱好新时代雄保‘双城记’。”
当前,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雄忻高铁开工建设、石雄城际等项目有序推进,京雄高速河北段和荣乌高速新线顺利通车……雄安新区成立6年来,北京、雄安新区、保定三地“交通一体化”新格局正在加速构建。
如今,一条条相继贯通的交通大动脉,焕发着勃勃生机,拉近了保定与雄安新区的距离,也使保定对接、服务雄安新区更便捷、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