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06-10 07:58
围绕一件重要馆藏呈现、前沿数字技术与古老文物联动、“参观者”变身“探索者”……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的“数说犀尊”展览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参观体验。
本展览依托馆藏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打造集数据采集、智慧融合、互动展示、活化利用于一体的智慧展厅,从出土经历、功能特点、铸造和装饰工艺、造型美学等方面对这件国宝级文物进行全方位解读。
据介绍,展览还综合运用高清三维扫描、增强现实、环境监测等技术,直观呈现文物高清细节和科学研究成果,让观众从视、听、触、互动思考等多维度感受犀尊所承载的价值。同时通过互动导览设备将“数说犀尊”展厅与陈列原文物的“古代中国”展厅联动起来,使观众的视野从一个展览延伸到多个展览,切身感受历史文物焕发的新活力。
该展览位于北16展厅,为常设专题展览。 (据新华社)
相关链接:
国宝级犀尊发现过程
1963年1月11日,陕西省兴平县豆马村的社员用锄头取土时意外挖破了一只灰色大陶瓮,瓮里立有一尊铜犀牛。
犀牛背后有盖,内藏17件其它器物,包括铜镜、带钩、锉刀、花贝等,大多是西汉时期的器物。有鉴于此,专家认为该遗存的埋藏年代为西汉时期。
通过对比发现,犀尊的造型、纹饰和制作工艺与战国晚期的一些文物很相似,因此也有专家认为犀尊可能为战国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