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3-06-22 08:06
有着三千年文明史的保定,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便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要地,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
古城整体保护规划是由清华大学教授、全国通判大师张杰教授进行整体规划的,经过三次专家论证,最终确定古城项目。在2021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确定了古城项目总面积为11.4公顷,项目定位为:京畿名城、文化古城、慢享老城、品质新城,古城保护更新按照“一核引领、五街汇聚、一水环清”实施策略推进,一核是总督署和古莲花池片区,五街是东南西北大街加城隍庙街,一水环清指的是围绕古城护城河周边进行打造,。通过“强核心、织网络、塑品质”三步走逐步落实规划内容,重点打造中央核片区(含总督署、古莲花池、西大街、城隍庙)、体育场片区动物园片区三个片区。古城保护更新的基本原则是,遵守国家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政策,坚持微更新、渐进式推进,既让古城“活起来”,又让古城“静下来”,在充分展示古城风貌的同时,多点激活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有思念、有味道、有故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展示区。
西大街全长846米,位于保定古城的核心位置,建于宋、成于元、兴于清,曾经是保定府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具有明清、民国时期建筑风貌的历史文化名街,街区兼具衙署、祠堂、民居的特色。也是按照按照5a级景区进行打造,未来我们会将其打造成为一条集文化体验、休闲旅游、城市主客共享的“直隶第一街”。
西大街在经过改造提升之后,通过分段塑造,差异化提升,合理引导文旅业态布局。西段以文化业态为主,中段以非遗与老字号活态体验业态为主,东段以商业业态为主。其中文化体验区共计8处,非遗老字号文化体验区共计19处。基本实施策略是坚持微更新、渐进式原则,针对片区内不同类型建筑,采取保护、改造、拆除三类整治措施,合理规划保、改、拆、建内容,做到保护历史街区风貌,激活文化亮点。街区从今年3月底入场,到今年10月将近6、7个月的时间。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西大街标志性牌楼,这个牌楼虽然是2000年后新建的,但是它的文化元素融合了西大街的统一调性,结合了西大街所有的中西文化元素,上面的西大街三个字,规划之前是电脑测绘体,这次规划之后查阅历史资料,上面字体是保定近代著名书法家潘龄皋所写,是保定安新人,曾任甘肃省省长。瞻岳,意思西望北岳恒山,就是今天曲阳西北的大茂山。
沿街建筑以古建二层建筑为主,独特的建筑风貌,坡顶、灰墙、半圆拱顶门窗,立面有装饰线和花饰,保存完好的砖雕工艺,形成了西大街“中西合璧、南北交融”的建筑画廊。
西大街现阶段160米整体业态规划是一街:西大街;一牌坊:瞻岳门;一祠:贤良祠;一客栈:第一客栈;两书局:直隶书局、古城书局;三国非遗:定瓷、易水砚、古城香业;四博物馆:保定酒、半俗斋、石禅书画、民国瓷器博物馆;八雅集: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十二手工作坊: 陶艺、银饰、折扇、宫灯、剪纸、风筝等。
主街区的第一座建筑,是定瓷博物馆。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白瓷为主。细润光滑的釉面白中微微闪黄,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2008年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索斯比拍卖了一件定瓷,交易额达到了二百二十万美元,创造了单价交易最高的新纪录。“孩儿枕”也是故宫博物院展示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定瓷国宝级作品。
都说冰糖葫芦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每每到了这个时节,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总能钻进我们的耳朵。要说起这冰糖葫芦,看着虽然大同小异,做法却不尽相同,口感也各有千秋。满族何记冰糖葫芦是保定的老字号了,既有皇室贡品的渊源,也有“玻璃糖葫芦”的雅号,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满族何记冰糖葫芦起源于康熙57年,创始人是镶黄旗赫舍里氏。做好的冰糖葫芦最早是进献宫廷的贡品。慈禧太后途经保定,还会专门问上一声“赫家的蜜旦旦还做着没有”。因为给皇家进贡的缘由,何记冰糖葫芦的选料和做法更多了些细致与讲究。
西大街两侧,多为清末民初建筑,错落有致、古色古香。西大街古建,形典雅、气韵致、意深邃、境如画。西大街更新重塑,将以保留历史文化价值为前提。
这座建筑展示的是古城香业,2011年保定古城香业“清苑传统制香技艺”被评为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3年,列入省级非遗名录;2021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古城香业始建于1982年,至今已有40年历史,是制香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唯一一家上市企业主营沉香、檀香、古法合香等2000多种香文化产品。产品沿用秘制古方,借鉴中药配伍理论,传承古代传统香文化精髓,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生产规模、产品质量、技术实力、市场覆盖率,均处全国制香业乃至亚洲居前列。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考究而不雕琢,是一种至朴、至纯、至静的人生境界。在古代,把斗香与品茗、插花、挂画并称“文人四雅”。香另一显著特点就是缓解精神疲劳、放松身心。
西大街项目团队配有古建专家、工程师和工艺匠人。材质、技艺、工法,严选审核、层层把关,确保精品。整体建筑采用水刷石与老砖贴片的方式,以传统工艺修缮建筑,修旧如旧,保持、维持历史原样。
整体建筑打造充满了工匠精神,像这种是老砖贴片,首先收集这种老砖,然后进行切片,一块砖两边比较长的这种叫条,短边的叫丁,拐角的叫角,用角的工艺在全国目前做街区修缮工艺的这是首次使用,旁边的是水刷石,这项工艺在八十年代使用的比较多,这这次根据历史修缮请全国各地的工匠恢复了水刷石工艺,光水刷石打样就打了25遍,通过专家评比才过关,整条街区门窗,水刷石、老砖贴片工艺都是经过施工单位进行打样之后看过效果经过设计单位认可之后才开始大面积工作,保证街区的风貌。专家整条街区846米规划了222家商铺,规划了79栋历史建筑,有30多栋是进行的加固,有的是加的坡屋顶,每栋建筑的色调、风格都是不一样的,老的建筑基本都是这种木质的门窗,整个西大街的门窗一共是4种材质,有日朗仿木,日朗仿钢、传统性能门窗和65性能门窗,一共试验了200多种,颜色有60多种,每栋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
保定的贤良祠初建于清雍正十年。雍正当政时,为标榜忠义作为群臣效仿的榜样,特颁旨建祠以祭祀“有功”的王公大臣。从雍正十年开始,各省也陆续建起贤良祠,以祭祀本省忠勇的官员。20世纪初该祠成为重要的革命活动地点。1924年至1926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保定市国民党党部在此成立。1925年春,中共保定支部在贤良祠成立。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保定入祠者有标、于成龙、李光地、总兵赵文东、总督李卫等。梁清标是明朝末年出生在正定一个官宦世家 祖父梁梦龙是嘉靖年间的进士,曾任兵部尚书 吏部尚书等职,为官清明,世人称“梁阁龙”,梁清标幼年过继给任南雄知府的叔父梁维基,他在富有儒家精神的家庭中长大,自小接受入世、兼济天下的理念。崇祯十六年(1643年)考中了明朝最后一榜进士,入翰林院庶常馆深造,后任庶吉士,清军入关后,官至吏部尚书。
贤良祠的对面,这个铺面是易水砚的展示。易水砚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出土的文物证实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很具有收藏价值。易水砚与广东肇庆的端砚有着“南端北易”的称号。1978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廖承志访问日本,赠送给田中角荣首相两方易水砚,在日本引起轰动。同年易水砚和端砚,歙砚被评为全国三大高档名砚。易水砚以紫翠石,玉黛石为原材料,石质细腻,坚柔适中,保湿耐固,易于发墨,宜书宜画,书写流利。
在第一客栈,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1918/10/06第一客栈这几个大字,这是以毛泽东第一次来保定的时间地点而命名的。
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客栈位于古城保定唐家胡同北段,与西大街相邻据记载,因卢汉铁路通车清末的时候,这里“商贾肩踵相摩,车辙码头,络绎不绝”是保定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
1918年10月6日,25岁的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一同来到保定,看望在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学习的湖南籍学生,当时就住在“第一客栈”,这一住就是四天。在四天的时间里,毛泽东与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的李维汉、李富春、张昆弟等湖南籍同学促膝畅谈,同游了古莲花池和保定古城墙,并送别蔡和森等同学赴布里留法工艺实习学校学习。
这段经历,全部都记录在一本名叫《上谷日志》的日记中,这是湖南青年贺果在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求学时所记,又称“贺果日记”。1983年,贺果本人把这本日记捐赠给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为近现代一级文物。
第一客栈,在毛主席伟大的一生中,只是曾经的一个落脚点。但是,作为主席来到保定下榻过的地方,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见证了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节点,同时真实地反映了毛泽东、蔡和森等组织湖南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珍贵历史侧影,从另外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青年毛泽东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第一次走出湖南、北上北京、南下上海参加建党活动的历史事实。
这条不算长的古街,一头连接过去,一头承接未来,装满了千万市民的殷切寄望,也迎来了重塑和更新历史契机。西大街是保定人民心中对古城最深的记忆,是古城保定更新项目的标杆示范,彰显保定城市文化底蕴,让城的记忆真实可融,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这座建筑是杨公祠,又名杨继盛祠堂,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杨继盛,保定容城北河照村人,是明朝第一谏臣。由于痛斥奸人仇鸾,手指被砸断,小腿骨被夹出,流放边塞;因弹劾严嵩,揭露其罪行,受尽酷刑,在北京西市殉难。明隆庆皇帝赐该祠名为“旌忠祠”,前有杨继盛疏仇鸾劾严嵩的碑文。清顺治帝赞杨继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屈者矣。”封杨继盛为北京都城隍。专项债项目。
西大街共规划了121个商户,其中非遗28个,占比20%多计划了8项保定国家非遗,也将引入保定老调、哈哈腔、安国老调和河北梆子等戏曲文化,打造了一个戏曲博物馆坐落在中段,有高楼音乐会也是国家非遗,也就是管声乐器。
民国主题邮局:保定市的邮政公司从清朝邮局到民国邮局到人民邮政到时代邮政,那么近几年联合保定邮政公司共同打造了百年直隶邮局,河北第一家主题邮局,全国首家民国主题风邮局在此呈现。
天和栈是历史建筑,专项债。
协生印书局:1926年由中共党员张培植创立,张培植原名张国卿,在燕京大学学医,曾在这里开”大生医院”,因医院赔了很多钱,才关闭医院。然后改成“协生印字馆”后又叫“协生印书局”。在二三十年代,书局暗中大量印刷我北方党组织的书刊文件,印刷这个书刊,都是晚间秘密的进行,印完装订好,藏在化真照相馆后边夹墙里,保存的很严密,很少人知道这个夹墙。为传播马列主义真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原书局为前店后厂,现存建筑仍保留了当年的风貌。协生印书局印过许多马列主义书刊,如<社会科学讲义>,也印党的刊物和传单。
槐茂酱园:保定府有三宝,铁球面酱春不老,其中两宝就是出自槐茂。350年前,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有一对赵姓夫妇用几口大缸,在这开起了酱园。店铺门口有一棵古槐,就叫了个槐茂酱园。他们家的酱菜在保定卖出了名气。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慈禧太后赐名太平菜。那一年槐茂酱菜价格贵的顶了天了。一斤酱菜能卖到一两七钱白银,用现在话说,那是当时的网红店,打卡圣地。什么概念呢?当时直隶总督一年的俸禄,基本工资180两。一个月你算算多少?15两,够买7斤酱菜。折合成现在人民币大概500多一斤吧。
万宝堂:创建于光绪二年(1876年)扬州人陈拙安从走街串巷“郎中”。经多年奋斗,积累了一定资本,创建了万宝堂。由于讲究信用,经营有方,买卖亨通,生意兴隆,很快成为保定中药业的首户。光绪十一年(1885年)直隶总督李鸿章为万宝堂药店书写了“万宝堂”匾额,从此声誉更为之大噪。保定人还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这家百年老店,“买药不用忙,就到万宝堂”。
稻香村:该店位于西大街中段,1917年创店至今,地址从未改变。稻香村这个品牌于1773年创建于姑苏城玄妙观东侧,主人姓沈,颇知诗书。因《红楼梦》中诗句“柴门流水稻花香”,稻香村由此得名,乾隆吃到稻香村的糕点后,赞不绝口,御赐稻香村葫芦形招牌,稻香村由此名杨天下。保定稻香村始创于民国六年,开创人曹洪波,清末曾经在北京稻香村学徒在天津稻香村做领东,也就是总经理。一九一七年在保定创立稻香村店铺,彩前后坊的模式,产品采用稻香村正宗技艺制作,兼具南北风味。有“糕点泰斗、饼艺至尊”的美誉。
老马号:老保定有句口头禅:南有老马号,北有城隍庙。马号原来是直隶驿站的一部分,在失去驿站功能后,就改成了保定最早的商场。民国年间这里熙熙攘攘的汇聚了各色人等,小贩的叫卖声,说书艺人的说书生,女艺人的唱曲声,行人的欢笑声不绝于耳。老马号独具特色,别具风格,在繁华的背后体现出了一股浓郁的老保定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