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刘小兵|心中最美是故乡——读《大地中国》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刘小兵时间:2023-06-27 10:04

由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韩茂莉撰写的《大地中国》(文汇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以时间为经,以地理为纬,分26个专题,详略得当地论述了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问题,为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历史的脉络打开了新的方式。

作者将中国历史有意分为古代篇和现代篇两个部分,两者相较,本书更侧重于对古代中国的精邃研究。在古代篇里,依据史料和考古事实,作者依次概描了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世界与中国的样貌,论述了周朝时“中国”地名的历史由来,探讨了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与天府宝地之间的地理关系,并对彼时的山东、山西与今日山东、山西作了详细的对比,回答了秦朝统一中国为什么是以关中为地理基础这一学术问题,同时还从历史地理的角度阐明了汉代河西走廊之所以成为东西部咽喉的重要性,并就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川陕交通与诸葛亮北伐受阻之窘迫现状作了简要评估,全面论证了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的功过是非,并从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维度解析了唐代“苏湖熟,天下足”的历史成因,进一步分析了宋代岭南的瘴气与大规模移民的关系,勾勒了一幅元朝游牧民族的草原迁徙图。

此外,作者还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回溯了大明王朝与世界的互联互通情况,同时,就清代时期黄河下游的重大水利改道,从历史、地理两个层面作了深入探究。在近现代篇章里,作者则主要介绍了北京四合院与四合院文化的发展图景等等。

全书将历史的时间体系纳入地理空间,依循山河地理,讲述历史上的那些事,城市、农田、牧场、道路、关隘、江河、集市、寺庙等都被作者纳入其学术讲述,内容涉及自然、经济、政治、军事、人文等各学科领域,作者以渊博的学识、雄阔的思维,帮助我们建立起看世界的新视角。

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认知里,中国地大物博,有着5000年的文明历史,行遍神州,文明古址和历史遗址几乎遍地都是,如何讲好这部独特的中国故事?本书博采众长,从线性时间的角度展开历史的言说,将上古至近现代的文明脉络一一梳理到位,并从地理空间的维度,将散播在中华大地上的山川风物、人文景观等重要地标逐一展现开来,以此挖掘蕴藏其间的历史深意,努力找寻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精神符码。

韩茂莉说:“谈到历史,我们总要说到过去的人与事,而这一切最终要落在大地上,让大家看到,在历史和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地理。”的确,很多历史事件,只有把地理加上才完整明白,历史是一个侧面,地理也是一个侧面,合起来才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徜徉书中,你不时会惊叹于新石器时期中国古人钻木取火的聪慧,也会在结绳记事的遗址前驻足长考。你会站在八百里秦川之畔,遥想当年秦汉帝国的威武雄姿。你会流连在黄河之滨,一路探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之钥。你会不由自主地跟着作者的步伐,走入北京的四合院,感受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文化……这些中华大地上曼妙的文化胜景,挥之不去的始终是缱绻的家国之爱。故乡是养育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心灵栖息的地方。

摊开《大地中国》洁白的扉页,一股久违的故园气息扑面而来。文中呈现出的历史之美、人文之美、地理之美,随着阅读品评的深入,不约而同地齐汇眼前,一桢桢留存在记忆中,不但让人收获了众多的历史地理知识,而且还进一步增强了对家国的情感认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