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杨方时间:2023-07-07 08:15
我市第二届中小学校学生劳动技能竞赛近日在高新区实验学校西校区举行,全市22个县(市、区)、12个市直学校共102支代表队近400名学生参赛。(据6月28日《保定晚报》)
据报道,此次大赛作为首次线下全市性中小学劳动教育技能大赛,项目丰富,涵盖小学低年级组、小学中高年级组、初中组、高中组四个组别,设技能类、烹饪类、生活类和农耕类四大类,包含整理书包、穿系鞋带等26个项目。
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显然是在树立一种“以劳动为美”的教育导向。开展劳动技能竞赛,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更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热爱劳动与吃苦耐劳的品质,让劳动成为教育最美的底色。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们,动手能力欠缺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今的孩子知识面越来越广,但动手能力越来越差,这与重学习成绩、轻劳动技能的教育不无关系。尤其是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使得孩子只顾学习而失去劳动实践的机会,许多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从来不担心劳动技能也会输在起跑线上。
如今,给孩子劳动锻炼的机会是当下亟待补上的一堂课。令人欣喜的是,我市近年来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就是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技能,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开展劳动技能竞赛为契机,利用暑假开展家庭劳动实践活动正当时。让劳动成为教育最美的底色,家长与学校只有形成合力才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