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3-07-23 07:31
郭玉兴(左一)正在看诊。 保定日报记者 李卡 摄
□保定日报记者 李 卡
7月17日早晨,市第二医院手术室,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专家、保定市第二医院口腔院区学术院长郭玉兴和团队里的同事,边换手术服边交流患者病情。不一会儿,“手术中”指示灯点亮,开启一天手术进程。
无影灯下,郭玉兴不时指出用刀角度、衔接配合等手术重点。除当班大夫外,几位下夜班的医生也来观摩学习。“这几种专用器械还是头回见。”手术室护士低声交流着。
接连三台手术后,天黑透了,郭玉兴仍坚持到病房查房,逐一了解患者术后情况。“郭院长原本周一手术,周二门诊,但周日临时增加了颌面肿瘤危重症手术,所以早来了一天。”市第二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周彪说,“不管手术做到多晚,门诊看到几点,郭院长都会查房,当面指导问题,还带来很多北大口腔医院内部资料督促我们学习。”
帮助口腔颌面肿瘤患者缓解痛苦,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一直是郭玉兴的治疗理念。2013年他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毕业获口腔颌面外科博士学位后,曾到美国南加州大学牙学院进行博士后培训,专注口腔颌面肿瘤、颌面组织缺损修复和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尤其在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方面,许多患者从外地赶来专程找他诊治。“这类患者在北京常常挂不上号,现在很多都来保定看诊。我尽量加号都看完,免得他们再等待奔波。”
第二天,郭玉兴早早来到门诊。为了尽可能多看诊,他的诊室有两台牙椅。里间诊室,邯郸来的病人躺好拿出了病例资料。他是肺癌术后患者,因化疗用药导致口腔炎症问题,上周在北京挂不上专家号,特地打听来到保定就诊。“需要列一份你肺癌化疗的详细用药清单,口腔炎症问题才好针对性解决。”郭玉兴耐心解释,“后续如果可以手术治疗,还在保定做手术,距离近一些。”
外间诊室,安国的老俩口搀扶着进来,大妈慢慢坐在牙椅上,嘴疼得说不出话。郭玉兴没用牙盒里的器具,拿棉签小心检查了口腔和舌头,查看了当地医院的检查结果,问了患者发病的情况后,就请老俩口外面等待,叫来随行的子女小声叮嘱:“是舌癌,回去收拾一下,赶紧住院,尽快手术争取恢复好点儿。”
……
半天时间转眼过去,两个牙椅轮流接诊,郭玉兴来回穿梭。在他高效率高强度的处理下,门诊病例和需要加号的患者得到妥善安排。
马不停蹄,郭玉兴赶去病房查看等待手术病患的情况,“还想看一下刚才安国的大妈住下没,跟管床大夫交代一下。”他边走边说,“从2月底口腔院区开诊到现在4个多月,颌面外科的团队越来越专业——高难度手术可以开展,基本功技术十分过硬,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更完善,和手术室、ICU等科室的衔接很高效,外地、本地病患大幅度增长,普遍反映有优质的就医体验。”
今年2月,郭玉兴作为首批派驻的9名专家之一,开始了他的双城生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保定及周边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国内顶级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原本二医院口腔科就久负盛名,和北大口腔的渊源很深,合作由来已久。”郭玉兴介绍,“从口腔院区开诊、北大口腔医院口腔专科医联体同步启动以来,双方共同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的口腔区域医疗中心’,实现了保定居民口腔疾病大病不出保定。”
安排好下次手术的病人后,郭玉兴在保三天日程结束,匆匆赶往北京,继续投入北大口腔的工作。他的诊疗不仅让患者和家属定心安神,还言传身教其他牙医,想病人所想,解除病痛的同时使患者得到心灵慰藉。
忙忙碌碌中,汗湿衣襟的郭玉兴依然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