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08-02 08:17
保定晚报讯(记者张倩 任奕葳)“通个下水道居然花了2200元,根据商家给出的明细,我觉得有些费用不合理,不知有没有部门对这种情况进行监管呢?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又该找谁维权?”近日,张先生在网络平台上找到一个疏通下水道商家的联系方式,然后购买其服务,却疑似遭遇了价格虚高的服务。张先生希望用自己的经历提醒人们,遇到类似事情一定要问清楚各种收费标准后再购买服务。
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家卫生间下水道堵了,7月16日下午5点半,他在电商平台相关版块上看到管道疏通的商家电话,就打过去咨询,商家客服表示:平台上标注的是“上门+维修”的基础价格,涉及其他费用再单算。随后,张先生与商家直接约好了上门服务,但没有通过电商平台下单。张先生详细描述说:“维修人员晚上9点半才来,先是用普通工具试了一下,疏通不开,说需要拆装马桶并使用‘药水’泡,一瓶200元,其他什么也没提。”张先生觉得时间很晚了,来不及更换商家,而且自己饱受此事困扰,只想尽快修好,就同意了。“我当时着急,就说先试试吧。然后,我回卧室接听了一个电话,等我再出来的时候,地上已经多出5个空‘药水’瓶子。”管道疏通后,在回装马桶时又发现有个零件坏了,维修人员表示自己有零件可以更换,张先生心想零件没多少钱就同意了。最后维修人员向张先生报价总共2200元,张先生支付了,“我以为是疏通剂‘药水’用的多,当时并没有仔细算。”
事后,张先生向维修人员索要票据,却在其提供的收据上发现了问题。“商家不给发票,收据上也没有章。费用明细更是价格虚高且不合理。”记者在张先生提供的收据图片中看到,上面写着药水260元一瓶,共用7瓶;马桶零件300元;疏通马桶150元。对此,张先生也很不解,“我从网上查过,这种疏通剂售价每瓶198元,而且维修人员当时说的是每瓶200元,可最后为什么每瓶收260元呢?还有那个马桶零件,在拆前是没问题的,那是不是维修人员在拆装时不小心弄坏的呢?这种零件我去市场问过,才30元钱,但他收我300元,是不是太高?”张先生还强调,维修人员在服务前对收费项目未告知,价格虚高,且维修现场脏乱。回想起整个服务过程,他感觉太糟心了。
“这样的事情是个例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带着疑问,张先生向相关部门反映了自己的问题,“给我的回复是这属于市场行为,是市场调节价。”张先生无奈之下又联系了电商平台。“尽管我不是从电商平台下单,但平台服务很好,在找商家积极协商的同时,也对其他消费用户进行了回访,并降低了商家的综合排名。”
张先生再三表明,自己的初衷并不是退款,而是想杜绝这种乱收费现象,“如果只是退款,我可以直接联系商家协商。但我觉得应从源头上约束商家乱收费。”张先生认为此事很值得关注,“不知有没有相关政策,以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法律人士,张先生的消费行为不属于市场指导价需要规范的行为,疏通下水道服务收费的高低没有法律法规层面上的严格约束。另外,张先生所说的口述价格与最后结算价格不相符的问题,商家可能涉嫌消费欺诈,而关于其反映的商家未开具正规发票的问题,可以向税务部门进行举报,也可以就商家不诚信经营的行为,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或拨打12315进行投诉。
同时,法律人士也提醒消费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正规的维修团队,并在服务前了解各项收费标准,在结算时详细了解产品价格、服务流程,询问每个项目的具体收费,尽量当场提出疑问。在通过网络平台购买服务时,建议消费者查看服务方的资质、评价、收费价目表等,并在服务过程中注意保留证据,以便出现纠纷时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