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09-15 08:20
保定晚报讯(记者安亚静 通讯员张宗昊)日前,在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建设中期评估中,保定市位列A档(共A、B、C、D四个档次),5项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被团中央列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首批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
党政重视高位谋划推动。保定市成立了市委书记党晓龙、市长闫继红任双组长的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领导小组;在全会、党代会等重要会议多次专门部署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高规格召开青年发展型城市全国试点工作部署推进会,把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将“青春友好之城”作为保定7张“金名片”之一全力打造,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已成为常态。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紧密衔接。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青年需求,推动青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并设立“促进青少年发展”专节和项目专栏;纳入全市《保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7项城市专项规划,青春友好理念融入《保定市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地区控规评估与优化》。
青年工作合力汇聚。形成54个市直部门常态化推进青年发展工作机制,联席会议议事功能发挥充分,成员单位青年优先发展共识广泛凝聚;驻保央企、民营企业以及各类社会自组织全面投身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各方资源正向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汇聚。
未来石青春友好街区。
青年发展政策体系的日臻完善。保定市构建《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来保留保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营造青年健康成长环境 助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若干举措》等涉及青年的城市规划环境、教育环境、居住环境、生活环境、青年文明风尚引领体系等11个领域的53项惠青政策体系,为青年保驾护航已成为各部门工作的重点。
青年民生实事项目的批量落地。保定市聚焦青年住房、青年健康、青年生活等方面,启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实事项目12项,持续推动将青年发展项目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启动“健康保定·青年力量”等“青”字行动,充分整合京津优质医疗资源,组建专业卫生健康志愿者队伍,动员志愿者9万余人次,惠及群众17万余人次;建设总面积5万平米的保定经开区人才之家、聚才青年公寓,打造20家青年驿站,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吸引北京青年群体到保定,探索“工作在北京、生活在保定”的新模式,青年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青春友好的氛围浓厚。保定市出台《关于建设青春友好城市的宣传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县域青春友好城市氛围营造的工作方案》,统一设计宣传标语、标识体系。发布“青春友好城市”LOGO,点亮“保定印象·青春足迹”地图,设计青春友好城市IP形象,拍摄《保定正青春》城市形象宣传片,《友好有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宣传片在中青网首发并在全国各大媒体广泛推广。特别是在城市更新中,67条背街小巷和69个城中村改造提升中全面融入青春友好元素,让城市的“边角废料”成为青年运动的“金角银边”,青年发展型城市家喻户晓。
“健康保定·青年力量”在阜平县开展医疗志愿服务。
创新拓展青春友好空间。保定市出台《保定市青春友好空间建设指引》,创新探索青年发展型社区、青年发展型街区、青年友好单位、青年友好场馆等建设,打造青春友好社区50个、青春友好街区19个、青春友好单位100个、青春友好图书馆20个、青春友好窗口113个、青春友好公园26个、青春友好运动场96处、青春友好校园117个、青春友好园区27个、青年中心285个、青年会客厅21个,青年对品质生活的美好向往触手可及。
全市“一盘棋”推动青春友好城市建设。保定市以莲池区、高碑店市两个省级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试点建设为带动,引领全市20个县(市、区)党委、政府先后提出青春友好之城建设,实现党委政府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青年工作纳入党政工作报告、纳入政府民生实事、纳入党委政府工作考核、纳入党校课程、“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设立青年发展专节、实行简报制度、落实专项经费“八个全覆盖”。
在保定,一座京津冀最具竞争力的青年发展型城市正在拔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