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10-14 08:12
▢马小江
清代画家袁耀绘制的《山庄秋稔图》轴(见右图),绢本设色,纵182.5厘米,横96.8厘米,描绘了山民们秋收的忙碌身影和欢乐情景,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中前景处是一片尚未收获的农田,其后是突起的巨大怪石和高大树木,怪石后面是作者精心描绘的一家山民正在劳作。家中的妇女正在纺织,一大一小两个儿童在玩耍,老者坐于门口,观看两个农夫役使耕牛碾压农作物,其中一个农夫在回望院落,原来是一人托茶而出,并且已经走到院门口,引起了他的注意。
该画立意秋收,表现了山村丰收的景象。画中背景高山巍峨,壁立千仞,连绵不绝,烟云缭绕。高山左下边的山谷中河水奔流,回旋于山间,河上有一座廊桥连接两岸。无论是山石、树木还是房屋、器具,都结构准确、绘制工整,尤其是注重细节的表现,在浓密茂盛的枝叶中染以朱红色,从中可看出秋季时令特点。中心画面的最前方是一片成熟的稻谷,秋风送爽,稻浪翻涌,后面奇石环抱,树木高大挺拔,郁郁葱葱,几户人家掩映在绿树之中,茅舍小院,意趣盎然。
院中人物虽然众多,但刻画得极为生动细致,神情各异,栩栩如生,从形体衣着、五官神态上都与其身份相符。所画人物之间都是相联系、互动的,前后左右呼应,设计巧妙,足见作者观察生活之深入细致。这是一幅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山水画,画面安排错落有致,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既纷繁复杂又统一于山水之间,显现出作者精于刻画的写实功力。此图主题鲜明,表现了山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整图染色后,局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重墨复勾。从石头到山体保持了统一的画法,形成了作者强烈的个人风格。
用相对较重的墨色勾勒树干,表现树木挺拔有力,树冠部分先用墨点后染色,浑然一体,表现了树叶浓密茂盛,具有规律性,弯曲的树枝穿插于树叶之间,立体感较强。树木按照秋季时令特色染以苍绿色或者朱红色,树木的整体画法也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采用勾勒法画出人物,刻画生动细致,眉眼等五官俱在,都赋予其身份相符的活动,足见作者观察生活非常细致,而且能找出具有典型作用的事物。
在画作右上方款题:“山庄秋稔。丁丑春月中浣,邗上袁耀拟意。”下钤“袁耀之印”白文方印、“昭道氏”朱文方印。“丁丑”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袁耀(生卒年不详),清朝画家,字昭道,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工画山水、楼阁和界画,画风工整、华丽,与父亲袁江相似,其精品有胜于袁江者。偶作花鸟,亦甚佳。《画人补遗》一书中称其“山水楼阁尚能守家法”。
袁耀继承了唐宋及明代仇英青绿山水的画法,笔墨严整工细,设色艳丽浓郁,与袁江同为清代界画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