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10-18 07:14
10月9日,中央政法委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共有49位勇士光荣上榜,其中河北6名勇士榜上有名。他们是阜平县冒死救援落水群众壮烈牺牲的王志国,还有涞水县在暴雨山洪里,抬起担架与死神赛跑的老人王祥月、王更、王政、王永平、王海兵群体。
救援落水群众壮烈牺牲的王志国
王志国牺牲前系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阜平镇黄岸底村居民。7月29日至8月1日,阜平县发生特大暴雨。8月1日16时许,阜平镇黄岸底村居民王志国正在家中休息,突然听到邻居单海军的妻子哭喊“救人!快救人啊!”紧接着他又听到岳母喊道:“志国,邻居单海军滑倒在水里了,快去救他!”王志国立刻冲向出事的河道边跳入水中,快速向单海军落水地点游去。王志国虽懂水性,但因不了解河道地形,看不清水中情况,游了没多会儿就被洪水淹没了。见此情况,周围的群众立即拨打救援电话,公安、消防等联合展开搜救行动,在河道下游处,找到他们,单海军已无生命体征,王志国不幸牺牲。
与死神赛跑的几位老人
平均年龄64岁的6位老人,用一副简易担架,抬着180斤重的受伤村民, 跋山涉水,经历两天两夜,成功把伤者送医救治……8月,记者在涞水县采访洪水灾后重建时,偶然发现龙门乡苇家峪村党支部书记王祥月的一篇救人日记。
7月31日,涞水县龙门乡遭受长时间强降雨。晚上9时许,苇家峪村村民张伟被屋顶掉下来的彩钢顶割断右脚脚筋,大动脉破裂,需立即送医救治。村党支部书记王祥月意识到如果不赶快就医,张伟很可能性命不保。因山洪暴发通信中断,无法向外界求援,村里年轻人也都外出务工了,王祥月只能召集村里的几个老人王更、王政、王永平、王海兵和王利(伤者张伟的岳父)。他们用王利家的一把藤椅当担架,抬上张伟,冒着大雨向医院出发了,可出村的唯一道路被洪水淹没,只能走山路。山路艰辛危险,有一段山崖路只有一尺宽,当时天黑,暴雨也一直下,大家眼睛都睁不开,抬着差不多200多斤的担架上山,每走一步都非常吃力,一不留神就可能滚下山去。为了保存体力,几人轮换着抬伤员,渴了就灌几口雨水。直到8月2日凌晨,他们爬过山梁、越过水流湍急的山谷、蹚过黄泥及腰的泥浆路,历时26小时,日夜兼程约80公里,终于将伤员张伟送到医院救治。
日记中写道:“道路成了河流,我们就往后山上去。上陡坡时,年龄最大的王政跪在地上,把胳膊撑住,不然一不留神,伤者就可能滚下山去。终于快到山顶了,沿着山梁下去就能到达108国道了。为了保存体力,后来我们基本上都不说话了,6个人轮换着抬伤者。为了防止伤者长时间勒的绷带造成肢体缺血坏死,我们就用了两条绷带,大概1个小时就调换一下。伤者也很坚强,看到几位老人这么辛苦,很愧疚,我们时不时安慰他。”
“走到岭头村的时候,一个山沟里发生了泥石流,大树被连根拔起,我们不禁后背发凉。我意识到,不仅要救张伟,还一定要带领这几个人安全回家。下山的路非常滑,寸步难行。有一段只有一米宽的山崖路,王利先爬过去,站稳了,扔了根绳子过来,我们接住,拽着绳子抬着伤者一点点挪过去。”
“8月1日上午,我们到了108国道的时候,原来平整的柏油路,全被泥浆、落石、大树覆盖。我们抬着伤者,一步一步往前走,踩下去就会陷下近半米。为了防止鞋掉了找不到,我们就把鞋脱下来扔前边,用手从泥里把腿拔出来。”
“8月1日晚上,我们看到前边有大型机械正在清理淤泥,施工人员也看到了我们,把我们送到位于玉斗村的一处抢险指挥部。指挥部的干部联系了县医院的救护车,又派车送伤者去跟救护车接应。看着伤者送上救护车,我们的心终于落了地,一个个‘泥老头’,不禁笑了。”
“这一段路,我们6个老头,4个党员,平均年龄64岁,走了两天两夜,虽然肩头磨烂了,腿划伤了,脚划破了,但是能把张伟救下来,也值得了。他的手术很成功,不会落下残疾。现在政府帮我们修了路,通了电,送来了物资,大家开始清理淤泥,砌起倒塌的围墙,补种上了萝卜、白菜,生活又开始逐渐恢复正常。”
(整理自新华社新媒体、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