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10-21 07:38
□保定晚报记者 邱恩宇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市分四期启动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精心打造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城市形象发生巨大变化的背后,离不开规划先行、要素保障的“最强辅助”。
三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超前编制规划,强化要素保障,推进交通优化,提升建筑风貌,为展现城市新颜值、新活力提供强有力的规划技术支撑和要素资源保障。
聚焦美好生活需要,高标准编制《保定市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地区控规评估与优化规划》。市资规局聘请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一、二、三期城中村改造和社会资本投资改造村庄范围及主城区其他用地控规进行评估优化,提出构建“组团中心—社区中心—邻里中心”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结合主城区人口、产业分布及现状情况,规划“12个组团中心、65个社区中心”更新节点,并明确教育、医疗、养老、儿童友好、商业网点、文体活动等具体项目“补、提、强”工作清单,为群众打造舒适便捷、精致宜居的生活环境奠定规划基础。
聚焦美好要素保障,高效率推进品质生活之城建设土地资源供应。按照市委、市政府“把最好的地块、最好的规划、最好的施工用于安置区”的要求,市资规局扎实开展基础调研,加快用地组卷报批,严格落实集约节约,不断提升用地规范化水平。该局积极配合市发改委,将符合条件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单独选址项目及时纳入国家或省政府重大项目清单。2020年至今,我市共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24398亩,其中争取使用省指标73373亩,争取使用国家指标51025亩,有力保障了城中村改造安置区及路网、国际医疗基地、保定市大水系建设项目、央视文化产业综合项目、长城汽车股份园区、深圳园、保定市职教园区、新发地食品加工产业园等项目用地需求。
聚焦美好出行愿景,高质量开展《保定市主城区交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城市更新交通先行,市资规局聘请清华同衡设计院交通专家团队为我市交通把脉问诊,针对城市交通痛点难点,探索形成城市存量空间交通综合治理的“保定模式”。该局聚焦“优骨架”“织密网”“整秩序”“提品质”四项核心指标,坚持问题导向、量力而行、民生优先、示范引领、长效机制五项基本原则,推动空间用地、枢纽布局、交通需求三个维度高效匹配,构建高效、韧性的中心城区道路网络,形成“一环+十射”的快速化骨架网络,规划提升城市整体通达水平和绿色交通品质,同时优化路网结构,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持续改善提升市民出行环境。
聚焦美好风貌呈现,高水平制订城改设计管理工作框架体系。该局对标对表雄安规划设计理念,充分吸纳雄安规划设计经验,统筹协调属地政府、国控集团、央企平台等多方主体和多家设计团队制订了“1+2+N”城改设计管理工作框架体系和管控路径,即1个实施导则:《保定市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安置区规划设计导则》;2个清单:保定市城中村改造实施正负面清单;N个专项规划:建立不断完善的专项规划体系。深化完善建筑布局、园林景观、风貌分区、城市界面等125项控制性指标,为高标准规划安置区设计方案提供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