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3-10-21 07:47
重新开放后的永济公园。 涿州融媒供图
保定日报讯(记者刘澜 王黛 通讯员赵永昌)10月16日,70岁的涿州市民伊连成吃过早饭来到位于甲秀路的永济公园,由大门信步东行。地面干净整洁,三两市民散步游玩,秋日的阳光透过树木浓密的枝叶洒在地上,光影摇曳,一片静谧。走上观景台,波光粼粼的水面随风荡漾,伊连成微笑着说:“自9月16日园区恢复开放后,我和老伴又能和从前一样时常来这里散步了。”
这座占地3000亩的省级四星级公园位于拒马河堤岸南、北两侧,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长石拱桥——涿州永济桥而建,是许多涿州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两个多月前,暴雨洪涝灾害使得整个公园区域被淹没在水下,过水深度达到4-6米,园内各项设施损毁严重。涿州市执法局园林站王旭东介绍说,为尽快恢复公园面貌,满足广大市民观赏娱乐、休闲健身的需求,9月3日,由涿州市执法局、审计局、财政局、监理公司、设计公司、施工单位联合成立工作专班,组织机械、 人员进场施工,加紧恢复重建。
“每天200余名施工人员分为十几个小组,在园区内开展淤泥清理、土建装修、绿化恢复、设施整修等工作。”涿州市执法局园林站主任徐建国介绍,为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工作专班每天早8时、晚6时各召开一次碰头会,商讨并解决具体问题。
截至10月15日,公园共完成清淤16.8万立方米,清运垃圾23万立方米,维修配电柜10余座,灯具恢复230余盏,更换雨水箅子、井盖45套,浇筑景观灯灯基30座,天衢桥、码头防腐木拆除、恢复各1600平方米(粉刷中),广场破损路面拆除并修复约1300平方米,中央平台塌陷恢复800平方米,绿化整地9.1万平方米,种植草坪2.726万平方米,新建成音乐喷泉3座,公园主入口路面翻新完成6000平方米……整体修复工程加紧推进中。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刚刚修葺一新的天衢桥下,永济河南岸边,几辆挖掘机正在整平地面,工作人员忙着铺设草坪。垂柳随风摇曳,远处古老的永济桥飞跨拒马河之上,又焕发出“拒马长虹”的秀美景观。
临近中午,刁窝商业街车来车往,人流不息。商铺家家户户开门迎客,人们手里拎的、车上带的,大件小件、吃喝日用,满眼市井繁华。与之前相比,除了灾后恢复正常经营外,道路无疑是这条街变化最大的地方。
商业街总长约3公里,据村民介绍,不仅路边都是店铺,平时每三天还有集市,堵车是常态。过水后,本就一般的路况多了一个“更”字。
让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路是关键。“涿州市住建局牵头,经过前期筹备,10月1日开始施工。”刁窝镇党委副书记郑英华介绍说,为方便群众出行,修路没有全封闭,截至目前已经铺设完成5公分单层沥青路面,下一步将进行第二层沥青路面铺设、新建南排干小桥、便道砖铺设、商铺门头牌匾整治、商铺立面喷涂、太阳能路灯安装、绿化树木栽种等工作,力争两个月完成施工。
王翠平在这条街上经营家电商铺已经8年了,今年“双节”期间,她的生意很不错,其中一天,光冰箱就卖了5台。“路修好了,不单进货、发货方便,出门也畅快!”她说。
开车沿街而行几分钟,便来到刁四村口。相比两个月前的模样,村里的主街平安街已经焕然一新。全村共4500米长的路,6米多宽,10月10日-13日全部铺完沥青路面。村党支部书记张克伟说:“我们不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恢复重建中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平坦的路,不仅仅美观,更是通达。对于天天经过涿州市平安南街的群众来说,这种感受更真切。
这条街长一公里左右,路宽约三、四米,是附近一所幼儿园、两所学校、四个生活小区的必经“要道”。在幼儿园负责安保工作的周大爷天天看在眼里:“路窄、坑洼不平,学生多、家长也多,根本走不动。”
令周围群众高兴的是,前几天,这条路变了模样。“5天时间,重新铺设了沥青路面,同时把路拓宽到6米。”清凉寺街道办事处小吴村村委万涛说,“工期紧,通行任务重,改造加班加点推进,确保群众畅快出行。”
据了解,在涿州,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已全面展开。腾飞大街、永济公园灾后恢复,行道树修剪等工作正有序进行。范阳路、华阳路恢复,107国道恢复等多个项目已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