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展非遗璀璨之美 扬产业蓬勃之帆——保定市文化产业博览会侧记

来源:作者:时间:2023-10-29 22:45

定兴县展区前,传统戏剧服装道具制作技艺吸引参观者驻足试戴。

高阳县展区前,参观者正了解草木染非遗技艺。

□保定晚报记者 李萌

会“唱”昆曲的高阳县非遗文创毛巾让人眼前一亮;代表望都县本土特色的红辣椒和绿色农业跃然“鞋”上;定兴县传统戏剧服装道具制作技艺带戏迷沉浸式互动体验……10月27日至29日,保定市文化产业博览会在Time中勘双创园成功举办,来自我市20个县(市、区)的53家优秀文化企业汇聚于此,共享非遗独特魅力,彰显文化产业活力。

扎染、剪纸、制香、刺绣等多种技艺的文化产品、文创产品、非遗作品琳琅满目,诉说着保定这片热土悠久的历史文化、秀美的风光、丰饶的物产,掀起市民的“打卡”热潮。

在高阳县草木染技艺展台前,“数字+纺织”赋能产品创新——扫一扫脸谱毛巾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云端”听戏,感受传统戏曲艺术与染织技艺融合的魅力。高阳草木染技艺非遗传承人段惠介绍:“扎染是一种古老的纺织非遗技艺,通过使用麻绳和夹板将布料捆扎起来,被捆扎的区域不会被染料浸染,从而在作品中形成留白,创造出独特的图案。我们通过民间染织技艺与北方昆曲跨界合作,生产的‘我家的毛巾会唱曲儿’这款毛巾已远销十几个国家。”

“这些戏剧头饰真的太精美了!”定兴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盔头服装道具制作技艺展台前同样人气爆棚,精致的凤冠、脸谱、状元帽等戏剧道具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戏剧服装盔头沉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明,盔头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制作到完成要经过三十多道工序,要花费三四天的时间。”非遗传承人许茂臣说。

“从戏剧道具中让孩子了解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一定要让孩子了解、体验一下。”带孩子来参观的程先生赞叹。

“京绣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美和典雅,是一种审美和文化的传承,今天看到,京绣还可以和宣纸、粗布等融合在一起,这种文化尝试真是特别好。”唐县展区前,京绣与宣纸双非遗融合,京绣、吴罗、香云纱三非遗融合,京绣与剪纸、蓝印花布三非遗融合的产品倍受称赞。陈芳刚是京绣技艺非遗传承人,2019年,他辞去北京的工作,返乡创业,将北京的非遗项目移植到保定,成立唐梅非遗扶贫工坊,培训村里的妇女学习刺绣,并完成了多个非遗项目融合的创新实践。

曲阳定瓷、徐水陶埙、清苑制香等一大批特色工艺美术精品和非遗传承创新作品令参观者惊喜连连,让展区人气爆棚。

此外,葫芦丝合奏、歌曲联欢、快板说唱……接连上演的一场场文化展演引来观众驻足、围观,活跃的观展氛围让观众直呼过瘾。

观展、体验、博物……此次文博会以集中文化创意产品展示、精彩纷呈的展演、潮流市集的形式,为市民们呈现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

(本文图片均由李萌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