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风险研判+包联化解,莲池区五尧乡创新家庭纠纷化解机制,走出一条具有五尧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

巧解家事“千千结”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11-11 08:07

□保定晚报记者 刘赛

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接见由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的“枫桥式工作法”单位代表,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这份104家“枫桥式工作法”名单中,河北省有四个单位入选,保定市莲池区五尧乡就是其中之一。

莲池区五尧乡地处城乡接合部,人口基数大、外来人员多,矛盾纠纷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特征。经数据筛查分析,家庭婚恋纠纷引发的极端案事件较多,在“家丑不可外扬”观念的影响下,家庭婚恋纠纷排查发现难、有效调处难。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近年来,莲池区五尧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走进群众、服务群众,创新“风险研判+包联化解”家庭纠纷化解工作法,把纠纷解决在萌芽,把和睦送进家门。

归纳3类18种风险特征,形成闭环化解机制

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在基层。

“你胳膊上的伤怎么弄的?是不是闹家庭矛盾了?”在五尧乡南辛庄村举行的一次健康义诊中,志愿者刘熹发现村民赵爱霞(化名)愁眉苦脸,且胳膊上有瘀伤,进一步交谈得知其丈夫与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家中婆媳关系紧张,婆媳二人时有摩擦。

刘熹马上把情况上报,乡工作专班立即开展实地走访,经研判将赵爱霞一家列入“低风险”隐患台账,安排人员介入调停疏导,一段时间后,婆媳关系得到有效缓和。

为做好家庭婚恋纠纷调解工作,五尧乡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全面总结归纳出“风险型”家庭家庭关系、家庭成员、外部因素3类18种风险特征,通过走访排查、服务发现、群众参与全面摸排,实施定级建账、干部包联、联合调处推进化解,形成了“发现—上报—建档—化解—持续关注”的工作闭环。

风险研判+包联化解,妥善化解家庭纠纷

“还是孙书记有水平,时刻把我们的事放在心上。”一个“风雨飘摇”的“风险型”家庭在乡综治中心、品牌调解室、乡民政所、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由“夫妻离心”到“重修旧好”。

辖区内某村村民王会杰(化名)与妻子张芸芸(化名)系再婚重组家庭,事业的挫败令王会杰的精神状态出现异常,经常酒后打骂妻子,张芸芸终日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中,带孩子搬回了娘家,并萌生了离婚念头。

包联干部乡党委书记孙峙泓经入户走访和研判后,组织村干部、调解员、派出所民警、乡贤等多次召开会议,决定为王会杰申请精神类药物补贴。同时,村委会经过积极协调,帮助王会杰在周边社区寻找了一份清理垃圾、打扫卫生的工作来缓解经济压力,同时与张芸芸沟通交流,疏导心结。经工作,张芸芸带女儿回归家庭。

以家和保安定,以家风正社风。五尧乡的“风险研判+包联化解”家庭纠纷化解工作法在基层的反复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在不断完善和优化中真正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实现了“服务不缺位”。

“1+3+N”专群联动调解,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

面对“亲民”这道考题,五尧乡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五尧”答案。

通过挂账督办、分级包联机制、联动调解机制,五尧乡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其中,联动调解机制是工作创新的亮点。五尧乡建立了“1+3+N”专群联动调解机制(“1”即乡综治中心,“3”即品牌调解室、法官工作站、派出所,“N”即各村村干部、乡贤、党员等),一般家庭纠纷由村干部、乡贤等力量上门调解、就地化解;疑难复杂问题由乡综治中心统筹,视频连线品牌调解室、法官、律师、民警等联合研判、攻坚化解;对乡级无法解决的,报区综治中心协调政法、民政、妇联、信访等区级部门,会同乡干部共同调处。

立足辖区实际,莲池区五尧乡用“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枫桥式工作法”,化解家事“千千结”,走出一条具有五尧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