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11-25 10:21
▢卜显军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收藏有一件5000多年前的鹰形陶鼎。该陶鼎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采用驻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鼎身光洁,未加纹饰,鹰体健硕,双腿粗壮,两翼贴于身体两侧,尾部下垂至地,与两条鹰腿构成三个稳定的支点。鹰眼圆睁,炯炯有神,鹰嘴有力呈钩状,彰显出一种强大的张力。鼎口设于鹰背部与两翼之间,作简单的圆孔状,以鹰前胸兼作鼎腹,外形饱满粗壮。
鹰形陶鼎1958年出土于陕西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的器物。在已发现的仰韶文化的文物甚至整个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中,鹰鸟类造型的陶器到现在仅见此一件。我国商代多以凤鸟为图腾,这件陶鼎的造型可以说是开启了商代鸟兽形青铜器造型的先河,并奠定了很高的起点,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1993年6月北京首次申奥期间,该陶鼎承载着为北京申奥的重任,到瑞士洛桑新落成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展出,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2002年1月,该陶鼎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鼎是古人发明的蒸煮食物的用具,其结构为上部成碗状或锅状,下部由三条腿来支撑,便于烧火蒸煮食物。这件鹰形陶鼎是我们的祖先把炊具做成了既美观又实用的拟形器,可谓独具匠心。这件陶鼎很容易让人想到炊烟袅袅、鼎中沸腾的远古先民煮食的场景,这一煮就是5000多年了。
这件鹰形陶鼎采用写实的手法进行雕塑创作,设计巧妙,粗大的鹰腿与尾羽巧妙地分为三个支点,成鼎足之势,这样既保持并强化了雄鹰固有的形神特征,同时又与陶器的工艺造型达成了和谐统一。该陶鼎造型协调,结构简洁,形态逼真,制作精致,鼎形器物的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是原始制陶工艺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杰作,它不仅反映了先民们的聪明智慧和制陶技艺,而且体现了当时人们在造型艺术方面有很强的实力,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陶器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