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杨方时间:2023-11-27 10:58
近日记者推开竞秀区勘察社区食堂大门,食堂内宽敞明亮,桌椅摆放整齐有序,每张餐桌上都事先铺垫好了桌布,并备有纸巾。正值饭点,餐台上热气腾腾的各色菜品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有红烧狮子头、鱼香肉丝、红烧鱼、凉拌菠菜、土豆丝等,还有小米粥,社区居民有序排队,挑选心仪饭菜。总面积约600平方米的食堂可容纳100人同时就餐,针对8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主食免费的优惠。(11月17日《保定晚报》)
开在家门口的社区食堂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更多便捷和实惠,这可谓是老年人的“小饭桌”,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是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民生福祉,让居民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家庭越来越普遍,而建社区食堂的初衷就是顺应了这一趋势,着力解决辖区独居老年群体“吃饭难”问题,成为给群众办实事解民忧的民生工程之一。子女们都有自己的事情,不能经常在家照料老人,社区食堂为许多在外工作的中年人解决了燃眉之急。
作为基层的一项公共服务,社区食堂具有公益属性,是在政府补贴下运营的,社区食堂不仅环境好、就餐方便,还便于跟街坊邻居们唠唠家常,因此深受老年人的青睐。最让老年人满意的还是饭菜品种多样,价格低廉实惠,尤其是针对80岁以上老年人的关照,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家门口的社区食堂温暖了居民的胃,更温暖了群众的心,社区食堂无疑是政府惠民的一个暖心窗口。社区食堂折射的是社会基层管理水平的精细化程度,体现了群众越来越好的品质生活,是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民生福祉。
社区食堂要想走得稳、走得远,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单靠政府补贴,只有在公益属性与市场经营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起来。如此,群众有滋有味的生活才能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