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奋力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制造强市

——保定日报专访保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付建宾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3-11-28 07:47

□保定日报记者  孟趁景

“这是保定服务制造强国战略,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11月25日-26日,2023(第八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在保举办,保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付建宾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24年将强力推动保定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制造强市。

发挥制造业优势,打造极具竞争力产业集群

作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区域中心城市,保定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抓手,推动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形成了电力及新能源装备(国家级)、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省级)、高端新材料(省级)等一批极具竞争力、差异化比较优势明显的制造业产业集群。

“我们有长城、中兴、风帆、凌云、立中等为骨干的一批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付建宾介绍,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保定·中国汽车城,保定形成了以整车车型为主导、核心零部件多点绽放的全要素产业链条,构建了以保定整车生产基地为中心的“百公里汽车产业带”,在京津冀乃至整个华北走出了一条民族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聚焦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打造全国“碳中和产业之都”,保定市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正以“支撑保障京津冀绿色能源安全、提升中国电力与新能源装备国际竞争力”为导向,加速培育以“风光氢储输”为主的世界级集群,涌现出了保变电气、保定四方、国能联合动力、英利、风帆、蜂巢、未势能源等一批优势企业。

“其中,保变电气特高压变压器生产能力和技术储备领跑世界,市场占有率33%以上,其中核电变压器达到67%,水电变压器超70%。”付建宾介绍。

作为全国最大的绿色建材生产基地、中国北方最大的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全国领先的合金新材料技术策源地、中国北方第三代半导体重要集聚区和全国最大的高端新能源动力电池膜材料生产基地,保定拥有绿色建材、特种合金、碳化硅、石墨烯、光磁记录材料等一批优势产品,以及奥润顺达、英利嘉盛、同光半导体、中创燕园、乐凯新材、四通新材、中国钢研、华北铝业、标正机床、奥琦圣合金等知名企业。

助力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保定走深走实,保定市大力实施产业强链、创新强基、融合赋能等七大行动,形成以国家、省、市三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制造强市。

“2022年底,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总产值达到1250亿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1965亿元;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269.2亿元。”付建宾告诉记者。

培育“专精特新”,壮大中小企业

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韧性方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提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作为制造业大市,保定始终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摆在优先位置,聚力落实“培育、赋能、服务、保障”四项主责主业,全门类、全周期、全要素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付建宾介绍,截至目前,保定全市累计被认定国家“小巨人”企业27家,重点“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88家,示范企业12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50家,形成了小巨人企业“头雁领航”,专精特新企业“良雁成长”,创新型中小企业“雏雁齐追”的良好发展生态。

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保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设立了“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奖励资金,建立重点“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搭建了全省一流的助企服务平台“万人助万企”。

付建宾称,聚力打造制造业领域两条企业梯度培育赛道,保定部署实施优质中小企业倍增计划和上市“蝶变”行动。常态化梳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形成“白名单”推送到金融机构,协调农行、建设行等9家银行推出“专精特新贷”专属信贷产品,信贷额度在300-5000万元。大力实施中小企业“三赋”专项行动,助力中小企业质量升级、标准提档、品牌增效,推动中小企业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五大工程”助推保定制造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以习近平总书记新型工业化论述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推动保定制造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付建宾告诉记者,保定正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目标,结合产业实际,实施了规上企业倍增、支柱产业引领、传统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提升、民营经济壮大等“五大工程”。

筛选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工业企业,建立倍增企业培育库,加大培优扶强力度,全力支持企业各种要素保障,充分调动企业倍增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壮大一批优质中小企业。通过龙头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发展,力争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500家。

集中各种优势资源和要素,全力支持电力及新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新材料、食品、超低能耗建材、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力推相关行业重点项目实施,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更好发挥支撑作用。

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积极引导鼓励企业进行智改数转,推动食品、纺织服装、建材、机械、轻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向产业链上游和高附加值方向转移。

以“双千”工程为抓手,以创建国防工业科技成果区域转化中心和创新示范基地为契机,推动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在机器人、空天技术、区块链、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布局,力争取得先发优势,力促新质生产力对工业经济提供新的重要支撑。

“十四五”时期,将持续开展好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特色产业集群振兴行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行动、上云用数赋能提升行动、“内培外引”行动、龙头骨干企业做强做优等“六个行动”,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3.1%,2025年达到4000亿元。

“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以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廊道为重要抓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战新产业发展壮大。”付建宾表示,将积极部署未来产业,全力以赴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多维发力稳增长、上项目、促转型,努力构建体现保定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