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12-08 07:36
□保定晚报记者 苏兰生
今年54岁的罗晓辉,一名整日忙碌在生产线上的蓝领员工。
就是这样一名员工,在企业的几经挑选后,被派往德国西门子变压器厂学习,掌握了导线对焊的核心技术,回国传授给同事们。
他靠着不断学习,2013年被授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2021年被评为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成为一名变压器操作大咖。
走进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罗晓辉劳模创新工作室看到,线圈车间的技术骨干们整齐地坐成两排,他正手拿着可调式反饼工具,讲解使用维护技术要领。这是今年以来,罗晓辉第四次送教到一线操作工。
现在,罗晓辉是绕线组组长,接触后感到他为人谦虚,不失风趣幽默。他看到来人,放下手中的工具,对工作室的其他人员乐呵呵地说:“干啥都是学习,多学点儿手艺没坏处。”
2022年至今,他针对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结合企业的产品特点,不断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员培训。他的培训模式是,组织车间带头人及工作室核心成员,各自讲解掌握的技能、技术,培训已进行14场,受训人员518人次。这位保变电气的技能带头人和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还落实保变电气公司制定的多能工培养计划,组织车间关键岗位员工在一些实际操作岗位,学习排线、螺旋式线圈起头、拉紧、导线换位、连续式线圈反饼等技术。
平常,罗晓辉养成的工作习惯是与工友们交流技术难题。在交流中,他听取大家的想法,收集一线操作工的意见和建议,探讨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年复一年,靠着不断交流,他也一点点地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及工作室团队的专业技能水平。
“每个人都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罗晓辉结合自身工作历程,谈了团队建设的体会。无论酷暑、寒冬,他都会带领工作室团队,开展工余学习交流活动。记者在创新工作室看到,他根据车间需要正进行工艺提升研究,分别对现在的线圈立绕放线架增加联动装置、可调模翻转架端轴改进进行评价,从技术、实际操作和安全生产等方面深入研判。员工们你一言、我一语,谈岗位操作和车间现场管理,呈现出浓厚的互学氛围。他笑着说,这样可以促进生产工艺的改进改善。
近一年间,罗晓辉已取得多项工装和操作改善创新成果。他的“屏蔽线插入新方法”,不需要现场打磨,大大提高现场清洁度,降低出现质量缺陷的风险。同时,此方法缩短线圈绕制时间约2.3天,促进快速换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他的“两根导线并绕两匝线圈的绕制新方法”,省去制作和使用台阶反饼块这个环节,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和制造成本。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罗晓辉依靠自身过硬操作技能,组织创新工作室员工不断提升员工业务技能的方法,还包括操作演练、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改善提案、QC活动等多种形式。创新工作室的两名员工分别发布QC《换位导线螺旋式线圈倒饼的改善》和《预防纸板筒损坏方法》,同时获得保变电气公司QC成果二等奖。
这些年,罗晓辉在研发实用工具、培养技能人才、解决机器“疑难杂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车间主任宋建新说:“罗晓辉是靠着不断提升学习能力,才能不断提升操作技能,为现场解决了一项项生产难题,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