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收藏>

民国铜制脚炉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12-23 07:57

▢马小江

唐代诗人白居易《别春炉》诗云:“暖阁春初入,温炉兴稍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诗中提到的暖炉正是古人冬季室内所用的一种取暖器具。现如今到了冬天,空调、电暖器等采暖工具五花八门,其实在过去,到了冬天,人们的采暖器具也有不少种类,而且比现在还讲究,除了暖手的手炉还有脚炉。

我的一位藏友于几年前收藏了一只民国时期的铜脚炉,该脚炉直径28厘米,高14厘米,重1.865千克,手柄处包浆自然,完好无损。

脚炉是由火盆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由炉身、炉底、炉盖(炉罩)、提梁(提柄)组成,自唐朝始创,到明朝中后期,脚炉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清末以后,脚炉工艺开始衰落。据有关资料显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脚炉在江浙一带仍有少量生产,随着社会的进步,它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收藏爱好者喜爱的艺术品。

脚炉有八角形、圆形、方形等,大部分是由紫铜、黄铜、白铜制成,也有少量瓷器制品。在制作工艺中最吸引人的当数花纹纷繁的炉盖,作为散热区,镂空雕刻的炉盖纹形众多,跟炉身的福禄寿喜、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花纹相得益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藏友这件民国铜脚炉很优秀,黄铜质好,做工精细,体型硕大,炉身厚重,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