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张晓飞时间:2023-12-27 14:59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回乡记》是作家江子聚焦于故乡赣江以西的血脉至亲与乡间邻里,书写悲欣交集的乡土现实。作者笔下最大年龄的人是生于1913年的祖父,最小年龄的人是生于2009年的小侄子,时间跨度近百年。作者置身其间,诚实打量这片曾一门三进士、一门八尚书的著名乡土的变迁与发展。
这片土地曾喧嚣热闹,习武成风让整个村庄刚劲有力,热气腾腾,一代人的命运扎根于此。祖父生育了11个子女,以杀猪为生,农忙之余去200里外的吉安府贩卖土产,与因武术结交的江湖兄弟谈武论经,快意恩仇,一言九鼎,豪爽大气,备受尊敬。
乐善好施的祖父常借钱给自称困顿的人,而借钱的人得势后却不想还钱,联合起来批斗祖父,让他吃尽了苦头。那些曾向他表达尊敬的人反过来打他,他跪倒在礼堂,那个他曾施以援手的村庄对他下起了狠手。他的笑脸没有了,但目光坚定,靠着从武术中得来的“忍”功化解人生中的风雨和不堪,最终带领全家走出困境。祖父的教授与传承也让少年的“我”明白了武术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打赢对手,而在于修正自己,懂得忍耐、慈悲,处变不惊,隐而不发,以静制动,以退为进,最高道行的武者都是有德行、护佑一方的英雄。
武术是故乡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凡俗日常中最为隐秘,势大力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纷纷离开故乡,这片土地开始直面寒凉与颓废,武术逐渐式微。
乡村医生也随之渐渐消失。作者的外祖父就是一名乡村医生,他年轻时是个泼皮,不侍庄稼,喜欢赌博,爱和人舞刀弄棍,与不少人结下过梁子,人人唯恐避之不及。但后来他学了医,在赣江以西的形象顿时变得好了起来。他去世的时候,前来送葬的人将原本宽敞的祠堂挤得水泄不通,完全是仁厚长者才配得上的礼遇。村中曾有医务人员六七人,这十分显赫的医疗配置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医疗政策变化而衰退,最终迎来无医时代,诊所门上一把不大的锁让所有的繁华都成了往事。
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故乡,告别风来闭户、雨来关窗,卧听风雨、闲看落花的生活,去陪读,去谋生。他们渐渐脱离了土地的供养,适应了城市生活。一年又一年,离乡的人变成了习惯和热爱城市生活的人,他们远没有想象的那样眷恋家乡,乡情越来越淡,终至无情。
时间改写了一切,日渐荒芜的故乡像一个衰老的母体,无法给她的子孙更多的营养,但作家也同时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返乡人。理发师三生因手艺和名气赢得了敬意与声望,他为人仗义,乐于助人,通过与县城官员的熟稔关系为许多人解决了不少烦心事,后因沾染上赌博欠了债,不辞而别,一走了之。在离家15年后,他幡然醒悟,踏上归程,回乡赎罪。此外,刘时显跨越500多年的血脉寻根,香港邓氏家族的义捐与反哺,无不让人感慨游子对故乡的深情守望如此坚韧。
作家还在书中细细盘点了购房、高考、疾病、生育、庙宇、古树、土狗、家政、按摩等与赣江以西城乡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多元素,将这片土地上的传统与革新、出走与返回、守望与希冀全息呈现,为百年乡土中国的变迁留存一份宝贵的文字资料。
读《回乡记》,既是观照赣江以西这片土地的历史与现实,也是探寻每个人心中横亘于故乡与他乡的常与变、流贯于时间长河的爱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