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文旅新闻>

保定:历史建筑保护三年累计投入865.51万元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12-28 08:38

保定晚报讯(记者刘佳 通讯员李云鹏)千年古城,古建群立,做好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突出地方特色,让保定历史文化赓续传承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近年来,保定市积极探索历史建筑保护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发展的新方法、新路径,通过完善基本档案、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开拓文化宣传渠道等,走出了一条扎实有效、系统全面的保护之路,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取得实效。

据统计,自2020年保定市全面启动历史建筑测绘建档、挂牌保护工作以来,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约865.51万元,保护历史建筑258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典型代表为枣尔胡同31号院和北大街55号院,两处历史建筑均由社会人士出资参与保护利用,枣尔胡同31号院现打造成为保定秋闲阁艺术馆,北大街55号院现为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文化遗产保护部保定办事处驻地。此外,分别对琅琥街80号院等6处重点保护民居历史建筑和西大街万宝堂等9处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保护、活化利用,各县(市、区)每年年初也确定不少于1处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对象。

据介绍,在历史建筑数字化测绘建档工作中,保定市前三批历史建筑的普查认定、测绘建档、挂牌项目均达全省高水平先行先试标准。通过建立数字三维模型,使数据精度达毫米级别;通过无人机航拍与三维点云数据配合,形成室内外、屋面等全方位信息记录。同时,编制拍摄文本,保证每个历史建筑都有独立完整的影像短片,在与手机二维码扫描读取功能自动连接后,市民(游客)可通过扫描历史建筑标牌上的二维码,读取、浏览有关网页内容,自动点击播放观看该历史建筑影像短片及相关图文资料,了解建筑的历史沿革、建筑特征等,深入感受城市文化内涵。

此外,市住建局还依托“保定市历史建筑数字化管理系统”,督导各县(市、区)住建部门开展每月巡查工作,对历史建筑保护现状进行拍照上传,并对历史建筑的地址、栋数、功能用途、产权人、实际管理人(使用人)、建筑安全质量、建筑周边情况等内容逐一确认核对,重点关注是否存在擅自拆改、存放危险物品等行为,确保将历史建筑保护固化为日常工作,对不利于历史建筑保护的行为及时制止。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做好名村、名镇、传统村落督导检查,严格落实属地保护责任和历史建筑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历史建筑、名村名镇及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持续深入开展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和名村名镇、传统村落资源转化工作,深化历史建筑保护成果,研究出台专项保护方案,升级改造保定市历史建筑数字化管理系统,对全市历史建筑划定保护范围并制定保护图则,努力摸索一条有推广价值的活化利用之路,激发古城历史文化活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