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甘武进|质朴而打动人心的力量——读梁晓声《说亲情》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甘武进时间:2024-02-05 09:56

梁晓声《说亲情》这本书以饱含深情的文字告诉我们:人除了身体需要一个家之外,心里也需要一个“家”。这个“家”里有无尽的亲情,是心灵得以休憩的地方。此书是梁晓声的散文集,以“说亲情”为纲,以他的童年回忆、亲情记述为主要内容,通过童年生活的详细描述,对父亲、母亲和兄弟姐妹亲情的描述以及对童年伙伴和知青朋友的回忆等,重点反映他对亲情的认识,体现了一种质朴而打动人心的力量。

梁晓声说父亲是个刚强的山东汉子,从不抱怨生活,也不叹气,他的生活原则是:万事不求人。“我常常祈祷,希望父亲也抱怨点什么,也唉声叹气。”因为他听邻居一位会算命的老太太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人胸中有一口气。”按照他天真幼稚的想法,父亲如果能唉声叹气,就可以少发脾气了,可父亲就是不肯唉声叹气,“这大概是父亲的‘命’所决定的吧?”但父亲发脾气的时候,他却非常能谅解他……“我们被父亲照顾,难道还不允许照顾我们的人对我们发点脾气吗?”

作者对人的同情心最初正是以对母亲的同情形成的。“我的母亲在她没有成为母亲之前仍是和贫困拴在一起。后来她的命运与父亲拴在一起仍是和贫困拴在一起。后来她成为我们的母亲又将我和我的兄弟妹妹拴在了贫困上。”“在贫困中她尽了一位母亲最大的责任……”作者坦言,他不抱怨他扒过树皮捡过煤球的童年和少年,因为他曾这样分担着贫困对母亲的压迫,并且生活亦给予了他厚重的馈赠——教导他尊敬母亲以及一切以坚强隐忍扛住艰辛的生活、绝不因艰辛苦累而撒手的女人……

“我曾以为自己是缺少父爱情感的男人。”结婚后,梁晓声很怕过早负起父亲的责任,因为他太贪恋安静了……儿子爱画画,他从未指导过他;儿子爱下象棋,他给他买了一副象棋,却难得认真陪他“杀一盘”……儿子一天天长大,他最终深知自己对儿子的责任更大了。“我要学会做一位好父亲,去掉些自私,少写几篇作品,多在他身上花些精力。”他说他的作品也许都微不足道,但他将儿子教育成怎样一个人而交给社会,那不仅是他对儿子的责任,也是他对社会的责任。

有哥的人一生心底是不大会经常冒出“兄长”二字的,“兄长”二字太过文化了,它一旦从人的心底冒出来,会使人觉得所谓手足之情类似一种宗教情愫,于是几乎想要告解一番,仿佛只有那样才能驱散忧伤……“在精神病院的院子里,我面对我唯一的哥哥,心底忽然冒出了‘兄长’二字。”从20岁起,哥哥大都是在精神病院里度过的。“他是那么渴望精神病院以外的自由,而只有当我退休之后,他才会有自由。”作者祈祷上苍眷顾,让他陪伴兄长过上精神病院以外的自由生活。

“若有人问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将我的老母亲老父亲接到我的身边来,让我为他们尽一点儿拳拳人子的孝心。”是啊,人生旅途中,触手可及的亲情才是最好的礼物。书中,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塑造了有情有义、勇于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并形成了现实主义的温暖底色。这种温暖的、朴实的现实主义让我们读懂了书中普通人的生命情怀和人生温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