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胡胜盼|一饮一啄皆温情——读王珩《家宴》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胡胜盼时间:2024-03-04 10:54

节日里家人团聚,最直接而又最富温情的表达是吃一顿暖口、暖心的团圆饭。以“吃”为引,《家宴》内容涉及鲁迅、胡适、张大千、王世襄等10位近现代名人的趣闻轶事,融历史掌故与饮食文化为一炉,是一部美味珍馐琳琅满目、人物典故信手拈来的饮食文化随笔集。

作者沿着年代的印迹还原民国时期的家国情怀、乡土情结以及品食佳肴的触感,通过不同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以菜系演变、美食烹饪为主线,营构了一个气韵生动的人间烟火叙事。

本书与其说在写饮食,不如说在写中国人的家庭观和生活观。七情六欲躁动于柴米油盐之中,繁华与平凡的纠葛在万千风味里交织,每一口菜肴都承载着美食家的心思和对生活的回味。一道乡野间的斑肝汤硬是被于右任捧红——取中秋前后的斑鱼肝,同香菇、火腿、笋片等物一起炖,斑鱼肝金黄,鱼肉乳白,配菜清亮,细细品味其鲜美,“触之即化”,实在是满口噙香,妙不可言。历史湮没了太多人和事,但是舌尖上的情思却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食物相思。

美食刺激味蕾,味蕾拨动乡愁。食物会承载记忆,而记忆经过岁月的蕴藏与发酵会成为最好的辅料与调味剂。许广平的山阴农家蛋炒饭,胡适夫人江冬秀的徽州一品锅,王世襄的糟溜鱼白烧蒲菜……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不论你是名士大家还是凡夫俗子,香气氤氲间总能抚慰你的胃,进而抚慰你的心。

张爱玲说,吃是人生最基本的生活艺术,而张大千则进一步升华,将其视作人生的最高艺术。书中具体描述张大千的一份宴请菜单:“干贝鸭掌、红油猪蹄、菜薹腊肉、蚝油肚丝、葱烧乌参、绍酒焖笋、干烧明虾、清蒸晚菘、粉蒸牛肉、鱼羹烩面、汆黄瓜肉片、煮元宵、豆泥蒸饺、西瓜盅。”从这份菜单中我们不难看出主人张大千的周到用心。这里面既有独门硬菜——葱烧乌参,又有亲切质朴的乡土菜蔬,如清蒸晚菘。菜品不仅用料考究,还兼顾到南方人吃汤圆、北方人吃饺子的习俗。书中评价这席菜集中体现了大风堂厨艺的精髓,可见文人吃食之精致儒雅。

烹文化盛宴,品多味人生。家宴曾是被寄托了最多情感心绪的味觉记忆,更是一种回不去的集体记忆与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的独特风景。王世襄信奉“实践出真知”,他认为要想做好一桌菜肴,食材的挑选是至关重要的。书中写他每天领着保姆和厨子去菜市场抢菜,这情形不禁令人莞尔。鲁迅因为长期吃零食,导致牙口不好,但即便牙齿疼得再厉害,他依然戒不掉吃点心,于是,看牙医成为了他的日常。对于鲁迅而言,牙疼能忍,反正有牙医,但零食断供的日子坚决不能忍。

一蔬一饭都有趣,一饮一啄皆温情,唯有家宴能化解乡愁。有一天,当我们像尊重时间一样尊重餐食,就会享受到生活真正给予我们的“原生美”——这也是潜藏在温馨叙事里作者真正想要说的话。把日子过成诗,把吃视为艺术,在平凡的一餐一食中感悟其中的深意,无疑是人生一大乐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