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税惠足,“研”值高,创新强!推动实现“研发投入—税收减免—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的良性循环

保定 ▏税惠“风”吹燃科创“火”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03-13 08:54

税务人员走进科畅电气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生产情况。                                    邱恩宇 摄
工人在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生产车间工作。
税务人员入企服务。
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氢燃料混合动力铰接轻轨车。


□保定晚报记者 刘澜 邱恩宇 卢雪竹 通讯员 刘冬云


龙年农历二月二,满城区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的车间里,生产、调试中的一辆辆列车宛如一条条祥龙。

这其中,一辆氢燃料混合动力铰接轻轨车,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创造了零排放、零污染运量轨道交通列车的“国内首例”。

“列车的成功下线标志着公司氢能源技术成果在轨道车辆应用上的真正落地,也将推动京冀两地绿色装备制造和清洁能源利用再登新高。”公司试验调试部部长张晓杰说。

在相距约40公里的徐水经济开发区,科畅电气有限公司自动化车间生产正酣。

“电气设备制造领域,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只有生产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说起自主创新,公司研发副总经理王志江自信又自豪,“在节能变压器和配电智能化领域,我们拥有一系列自主研发产品,例如损耗降低20%的高效节能变压器,宽度缩小到650mm的智能小型柜,集合监测及诊断于一体的云平台……”

研发创新是制造业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生命线。而科研产出“量质齐升”的背后,需要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难免面临较大压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真金白银的减税降费红利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持作用十分明显。”国家税务总局保定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静介绍说,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企业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提升竞争力增添了底气。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直接针对企业创新活动。通俗来讲,就是企业研发投入越多,减税越多,对鼓励其持续加强研发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从2008年起,国家对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行多次升级——

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50%加计扣除;

2017年,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75%;

2018年,将所有行业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75%;

2021年,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

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升到了100%。

不仅如此,出台的新政策也对“享受时间”做了进一步调整。自2023年起,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在7月申报享受上半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相比之前在10月预缴申报,享受优惠的时间再提前三个月。提早兑现政策红利,意味着企业手里攥着更多流动资金,为发展赢得先机。

提高扣除比例、扩大享受范围,税收优惠政策更好、更多惠及企业。

2022年河北京车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约3573.72万元,可享受减免税额893.43万元。2023年企业进一步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力度,优化升级现有生产能力、打造A型铝合金生产平台、加大制动管路制造工艺技术平台建设等,预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7641万元,可享受减免税额1910万元。

同样,得益于税惠政策直达快享,科畅电气研发意愿强烈。2022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171万元,税费减免292.75万元。2023年研发费用加计预计扣除1300万元,税费减免325万元。“将节省下的资金再次投入研发和生产,不仅减轻了经营压力,还能促使我们形成‘研发投入——税收减免——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的良性循环。”王志江说。

好政策就在眼前,然而由于一些研发活动情况复杂、专业性强、周期长,哪些费用能归集、哪些费用不能归集,也常常让企业财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犯难。

好在“税务+服务”,不仅把企业“扶上马”,还稳稳地“送一程”。

满城税务局税政二股股长任帅常年与企业打交道。据他介绍,在国家实施的税费支持政策中,除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其他一些退税减税政策同样支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依托税收大数据,税务人员会对辖区内企业进行筛选分析,了解其个性化需求,“点对点”推送相关政策信息,提升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的精准性。

税务网格员还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辅导,了解企业生产规模、研发能力、涉税诉求等,指导完善账簿资料,帮助企业及时进行扣除申报,确保让税惠红利从“纸上”落到“账上”。

“我们实现了网上办、码上办、掌上办,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提供‘7×24’智能咨询服务,远程帮办中心有可听、可视、可操作的线上远程指导,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办理业务、享受优惠。”任帅说。

政策赋能、服务加持,经济产出和科技创新实现同频共振。眼见减税降费红利“落袋”,王志江说:“我们在创新这条路上走得更有底气了。”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翟志刚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