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陈伟雄时间:2024-03-15 09:17
如果说一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能透视社会照见人生。那么陈慧的《在菜场,在人间》这部书让我看到了人间百态、红尘温暖。
《在菜场,在人间》是被央视称为“菜场女作家”的陈慧新出版的一部非虚构故事集,记录了她在菜市场摆摊的18年里所遇见过的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里面有她的相邻、常客,也有隔壁摊位卖鱼、卖肉、修鞋、换锅底的叔叔阿姨、大哥大姐,他们虽然普通,但闪耀着人性的光芒。陈慧以生动的笔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平凡生命的庄严,见证了烟火人间普通人接地气的生活乐趣。
中国青年报记者评论说:“阅读陈慧作品的第一感受觉得像吃生菜,爽脆活泛还带着股生涩,又正是这股生涩让人感到鲜美。”她的作品和一般作家不同,语言如闲话家常,没有刻意的修饰,笔下的人物被她刻画得淋漓尽致,仿佛近在眼前。
如在《菜场忙人》这篇文章里,她写到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把生意做得风风火火。她勤劳、节俭,会动脑子,善于在夹缝中生存,不仅盘活了店面,还用租来的店铺做起了二房东。不管是被骗还是生意不好,她都坚守着自己的日子。陈慧对她的描述是温情的,“别人观望她,她似乎也在推敲别人。我偶尔去她的屋里洗个手,她拉着我闲聊一会儿,慨叹一声‘阿三,侬真可怜!’”一个70多岁还奔波在外的瘪嘴老太太和一个远嫁异乡奋力谋生的中年离异女人,谁更可怜?谁更可惜?
陈慧笔下的人物虽然微小,却有着善良的光芒,显示了她对人性的尊重。阿瓜是菜市场的常客,他先天痴愚,以捡钱为最大乐趣,但他从不捡100元的纸币,成了菜场小贩嘴里的笑话。就是这个被大家当成傻子的阿瓜,却成了父母晚年最好的陪伴。“他五十多了,孩子一样的心性,没花过我们什么钱,不叫我们替他操心。我们老了,图个什么?不就图身边有个随时随地叫得应的儿子吗?我的阿瓜,不比那些个干事业、会挣钱的儿子差!”
作者讲述的佟良贵的故事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有情有义的汉子。他以背毛竹为生,却无私地承担了朋友遗留给他的两个孩子的生活,帮他们读书,一直到成家立业,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爱和善良的光芒。
命运是不可琢磨的,在菜场多年,陈慧见证了一些人不同的遭遇。他们的经历有的让人悲伤,有的让人同情,有的让人感慨。陈慧用眼去观察,用笔去记录,为我们描绘出了菜场众生相。邓久九是一位杀猪匠,他杀猪也卖猪肉,会做生意,日子越过越滋润。可是他后来走上了赌博这条不归路,不仅把赚来的钱都输光了,还欠下了一身的赌债。“重返镇上菜市场时,邓久九的变化大得惊人。干瘦、憔悴、面色蜡黄,那只原本有瑕疵的右眼,黑眼球似乎萎缩得更厉害了。他重操旧业,只不过,他与最好的摊位无缘了。”邓久九的遭遇让人深思。
菜场摆摊的艰难生活给了陈慧坚定的生活信念,她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在人间烟火气中寻找诗意,用自己的文字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信了命,才能认命。认了命,才不会困惑,不会抱怨,才可以平静地扮演好命运分配给自己的角色。”显示了她独特的人生哲学观。
红尘有爱,人间有暖。即使再卑微的人,生命里也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感谢陈慧的《在菜场,在人间》,在红尘中为我们点燃了一盏灯,温暖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