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李晓|让古老戏曲焕发青春光彩

来源:新华网作者:李晓时间:2024-05-10 09:17

4月28日,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在江苏苏州开幕,不少青年演员担纲主演,展露锋芒。如何让青年戏曲人才更好挑大梁、唱主角,不断繁荣戏曲艺术的百花苑,这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

戏里有乾坤,曲中日月长。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等艺术形式熔于一炉,在岁月沉淀中不断汲取文明精粹,体现出中华民族审美、哲思与价值追求的鲜明特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传承的生动载体。一代代戏曲家创新求索、博采众长,在领悟艺术真谛的过程中创造出不凡业绩,给观众以精神滋养。然而,社会转型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趋多元,单一传统的演唱方式无法回应民众诉求,古老艺术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一度式微,观众减少、人才紧缺等现象比较突出。

不过,戏曲领域也有一些可喜现象,更多青年演员崭露头角,青年观众日益增多,千年梨园有了春意正葱茏的新趋势。据媒体报道,一些戏曲新剧的主创团队以青年为主,平均年龄都在30岁左右,90后、00后观众占据在线观看人数的一半以上。近来,国家京剧院青年团改编的《五女拜寿》一推出便赢得满堂喝彩,叫好又叫座,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带着改编剧《秦雪梅》赴多地演出,掀起了一番观戏热潮……诸多现象都在说明:传统戏曲具有广阔的受众市场,只有创作好内容、开辟好渠道,才能让古老艺术不再束之高阁,走出“深巷”,与全民共享。在这个过程中,朝气蓬勃的青年正尝试以独特的呈现方式、精湛的表演技艺推动戏曲“破壁”传播,为大众欣赏美、感知美、传播美开拓出更为亲民、更富创意的新格局。

人才成长非一朝一夕之事,实践者只有以前瞻眼光长远布局,能识才、会育才、敢用才,并给予他们充分成长的时间与空间,才能在传统与创新融合碰撞的赛道上获取更多吐故纳新、自我超越的力量,让古老艺术抖一抖尘埃,重新绽放光彩。 (据新华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