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05-18 16:22
▢周洪林
“品赏博物邮票,传承华夏文明”。5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博物馆建设(二)》特种邮票一套5枚(见图),邮票图案分别表现中国考古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南博物院与三星堆博物馆,方寸之间展现了博物馆建设新成就和中华上下5000年文明的独特魅力。
第一枚: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是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立的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展品以考古发掘出土品为主,还包括珍贵古籍、档案文献等。该馆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色,集展览展示、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宣传教育为一体。邮票附图为珍藏在该馆的“商·嵌绿松石象牙杯”,杯高42厘米,底径10.6—11.2厘米,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整件作品采用了嵌入、镂空等多种手法,将绿松石巧妙地镶嵌在象牙之上,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该文物被列为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极具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第二枚: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成立于1949年7月7日,建馆之初名为东北博物馆,1959年改称辽宁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1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数万件。邮票附图为珍藏在该馆的“新石器时代·玉玦形龙”,高15厘米,宽10.2厘米,厚3.8厘米,为岫玉制作。该文物2003年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其龙形玉佩肥首大耳,圆睛,吻部前突,口微张,獠牙外露,体蜷曲如环,扁圆厚重,背部有一穿孔。
第三枚: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作为荆楚文化的渊薮殿堂,是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现有藏品近40万件(套),国家一级文物1095件(套),共有“十大镇馆之宝”。邮票附图为珍藏在该馆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2006年出土于湖北钟祥郢靖王墓。梅瓶腹部分别绘有王羲之爱兰图、陶渊明爱菊图、周敦颐爱莲图、林和靖爱梅鹤图。整个梅瓶制作精美,图案精致,人物形神兼备,自然逼真。
第四枚:湖南博物院。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的8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现有院藏文物57万余件(套),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邮票附图为珍藏在该院的“皿方罍”,器盖高28cm,长26.5cm,口径16.2—20.2cm,器身高62.4cm,口长26.1cm,口宽21.6cm,器身盖合一通高88cm,1919年出土于湖南省桃源县。皿方罍是中国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罍身全器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肩部两侧装饰双耳衔环,正面腹部下方置一兽首鋬。四面边角及各面中心共装饰八条突起的长条钩戟形扉棱,整器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被誉为“方罍之王”。
第五枚: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建成开放,是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2023年7月27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1500多件(套)新老文物集中亮相。邮票附图为珍藏在该馆的“商·铜扭头跪坐人像”,是2021年9月出土于三星堆遗址4号祭祀坑的国宝级文物。人像呈跪坐姿态,双手合十,头扭向右侧,两膝贴地,双脚前脚掌着地,后脚掌抬起,整件作品展现出三星堆青铜人像铸造艺术的高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