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让“保定文旅”持续“热潮奔涌”

——关于促进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的思考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4-05-24 08:23

□申艳菡

“五一”假期,我市凭借之前——赛事引流:“保定马拉松”赢得社会各界的充分赞誉;活动引流:精彩纷呈的特色文娱活动激发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短视频引流:名人大咖、网红大V、保定自媒联合发力,持续通过“短视频”推介保定特色等接续不断的“保定流量”,在网络持续积攒的人气“火爆出圈”,一举成为省内人气最高的城市。

保定:位列全国旅客净流入主要目的地榜单第2名;位列全国跨市深度游客量榜单第14名;保定“五一”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

“五一火爆出圈”,离不开“保定努力破圈”的精心准备和全力突围,更离不开保定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以及一千万保定人民用心用力用情的付出,展示出新保定持续迸发的强大城市自信力、凝聚力、感召力。

亮眼数据背后,体现了我市文旅市场爆火的良好态势。接下来,更应乘势而上,主动作为,拓展深挖“保定流量”,继续激发文旅消费潜能,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产业链长、收益面广、涉及各行各业的优势,深化推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县域+文旅”“文旅+城镇”等,持续增强文旅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逐步形成文旅赋能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积极拥抱新媒体,抓住短视频快速发展的风口期,加快朝着大视听产业转型升级

“全民视频时代”,谁能占据手机屏幕谁就获得了家喻户晓的机会。“短视频”具有极大的功能扩展性,可以成为链接各行各业的工具性枢纽,市场价值无可限量。

整理我市在抖音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矩阵”,无论是官方账号,还是个人账号,集体粉丝带动能力还显不足。保定作为一个千万人口的大市,主流媒体、网红大V在“短视频”领域的传播带动能力还有很大的进步提升空间,赋能整个短视频行业发展,定能释放巨大潜能。

2023年,我市成为我省唯一一个获“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地区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组建保定传媒集团。我们要牢牢抓住试点建设重大利好政策机遇,抓住“短视频快速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在“短视频业务领域”加快布局,用好“保定在网络持续积攒的人气和流量”,推动保定传媒加快朝着大视听产业转型升级。

组建优质的、专业化的保定短视频幕后创作团队,雕琢精美宣传文案,培养专业剪辑能手,持续创作和输出一批带有保定特色的精品短视频。不断探索如何在“短视频”中,植入更多“内容消费”,协同带动“都市农产品直播”“预制菜推广运营”等我市特色产业板块发展,引擎带动更多“消费增量”。同时,广泛发动和引导“保定大学生”“保定青年”力量,加入“短视频”新媒体的创作和传播中,持续不断为“保定流量”加油助威。

打好“流量”组合拳,持续输出不一样的“保定IP”,让“保定流量”始终在高位运转

“IP授权”指的是版权方(IP所有者)或者其代理商将IP授权给商家使用,商家可以根据授权方的指引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该IP。IP授权行业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国内IP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增长迅速。目前,常由文化产业打造IP,通过“IP授权”或者“IP联动”的方式,进一步扩大IP知名度,并集合产业链,形成综合性“品牌”,带来更多“文化经济增量”。

联动餐饮龙头企业,打造美食新IP——“保定味道之直隶官府菜”,再掀保定美食热潮。

为做好“十一黄金周”美食游客井喷应对,建议:在品质保证上,由保定餐饮行业的龙头企业主导,打造一个与高新区“保定宴”遥相呼应,“明清风格”的保定美食IP新地标——“保定味道之直隶官府菜”,集保定特色美食为一整体集合推出。在服务功能上,大堂,能够接待大批量团队游客、学生类散客、家庭类散客等,保证餐饮品质,保证服务品质;楼上,能够提供大批量的“保定特产”购买,提供“品茶、休息、观演”等特色服务,成为“西大街——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片区的游客餐饮集散地、网红打卡地。

联动长城汽车龙头企业,打造民宿新IP——“探寻心之向往的保定小院”,再掀保定住宿热潮。

在民宿推广方式上,邀请与“保定驴火”同时燃爆全网的长城汽车旗下豪华皮卡“长城炮”联盟加入。邀请“京津冀、山东、山西、河南”等地的“驴友大V”、“民宿推荐大V”,乘坐“长城炮”深入到保定各县市区,引流推广“吃着保定驴火,坐着长城炮,到大山深处,探寻心之向往的保定小院”一种全新的到保定沉浸式休闲旅游的新模式。民宿名称包装上,“保定小院”可以根据周边环境,进一步分类包装,推出“向往型和诗意化”的名称。小院功能拓展上,要在城市人心向往之的多元的新消费体验热点上进行创意升级。

联动食品类龙头企业,打造古动物馆新IP——“古动物魔幻系列科普卡片徽章”,再掀保定博物馆热潮。

我市打造的“我在保定修化石”博物馆IP,已经成为科研科普新时尚,吸引着全国游客前来研学。在马上到来的“暑期客流高峰”前,再掀一波博物馆研学热潮。博物IP授权,已经从推出简单的联名文创产品,逐步向其他形态发展,包括展览、游戏、复合文化艺术空间等,要抓住新机遇,大胆运用“跨界衍生”方式,寻找博物馆、企业、消费者“三赢”的创新途径,进一步将我市古动物馆的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保定经济的“强推力”。

反向旅行兴起,“县域文旅”乘借“保定火热”之势,融合创新厚植文旅产业根基

今年“五一”假期,旅游热点不再局限于一线大城市或知名风景名胜区,而是,选择“反向旅游”,向县域市场扩散,部分县域市场旅游人数出现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人把旅行体验交给一个“小地方”。一方面“小地方”正在努力消解大都市消费的虹吸效应,另一方面也试图借助差异化的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创造县域独特的消费场景和需求,激发远超本地辐射范围的消费动能。

这是“过尽千帆、返璞归真”的体现。旅游市场向下沉,给“县域文旅”带来新机遇;保定文旅爆火,为各县市区提供了新平台,要抓住风口,乘势而上,将“保定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研习“引流秘籍”做活做火“文旅引流”。在抖音搜索“保定文旅”,各县文旅局账号,转发宣传视频多,有吸引力的带有本地特色的原创作品少,在短视频发展领域,还需多学习、多参与、多互动,账号粉丝人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全面大众旅游时代,县域文旅需要用新理念、新思维将文旅要素融入更多领域,凝聚更多力量,推动“旅游+”发展,以此对接更加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比如,更关注当代旅游市场生力军00后的旅游需求,从主题设定到场景布置,提供更个性化的、小众化的文旅供给。系列统筹抓好年初的“冰雪经济”、春节期间“年味经济”、赏花观景的“春日经济”,到热辣滚烫的“假日经济”。

(作者单位:市政府研究室)



相关新闻